人的故事

人间裂隙何以存在?

放眼看去,人与人之间,赫然存在有时是深不可测的裂隙。
观念,信仰,知识,文化,情感...诸多的方面,都有可能是裂隙延伸之处。
这样一个景象,令我陷入疑惑。
多样性,似乎是群体所必备的,很容易地,我们可以联想到大数群体的概率分布.但我的疑惑是:
1,何以存在一个如此之大的样本空间?
2,绝大多数的个体所占有的空间何以如此之小,相比于整个样本空间而言?

答案似乎又是很平庸的:
1,历史的积累;
2,个人的成长相对于历史的积累.

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变成一个现实的对象,而不是可以轻易被时间淹没.

从作为文化的科学,到作为行为的科学

科学,常常被如此描述: 起源与发展于西方.
所以科学,很多人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部分,或者说,科学,被认为是一个文化范畴上的出身: 某些文化特质,孕育了科学,并导致了科学的全面胜利.
其实不然.
科学只是一种人类普遍行为,并不从属于任何特定的文化.
肯定会有人反驳说,那样的话如何解释现代科学确实只是起源并兴盛于西方?

那个问题其实是混淆了科学的本质与科学史.
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确实现代科学起源并兴盛于西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非得要从文化里面去寻找这个现象的原因.
从科学的本质来看,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其起源并不受地域制约.

待续.

文化与精神

这里看到guo提出的问题。

感觉有点象写词典的词条,呵呵。
文化,属于一个人群的属性概念,对于该人群内部的成员而言,这个概念的阐述功能并不是特别大,因为拿你自己和你的邻居相比,在文化的范畴上有什么值得说的吗?
人们对文化有概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当一个人来到另外一个人群,感觉到极大的差异,然后他说,这是因为文化的不同。这时,才产生文化的概念。也就是说,文化,这个概念,是为了解释这个感觉而发明的。

应用于社会心理的热力学

凡是一个群体,针对其宏观性质,似乎总是可以引入热力学的方法,获得一些宏观描述.
社会心理,表面上是一个群体概念,实际上,是具有个体心理的细节作为基本机制的.
而我们如果试图了解个体的日常心理,特别是,如果我们试图了解我们自己,社会心理的角度,是一个必须的角度.
一个群体当中个体心理的相互投射,可以类比为具有近完全弹性碰撞的动量传播粒子系统.
--------
一个比较好的习题,是一场街头斗殴的群体心理过程.
--------
引入热力学方法的目的,能够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尝试建立可以确定取值的系统状态变量.

是谁在捧季羡林?

前几年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国学”,所谓国学大潮之中,被尊为大师者,张中行还不算最著的,被捧得最高的,要数季羡林先生。

当有人在季先生名前冠以国学大师的头衔时,很让我诧异了0.1秒,因为按照季先生的作为与成就,属于专门学问之家,给戴上国学大师这么一顶帽子,外观上难免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于是后来留意了一些季先生自己的时文,发现一方面他喜谈大词作高势能状;另一方面涉及对自己的评价,尚可称明智。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国学大师的帽子怎么来的?越来越形成规模的吹捧与推崇又是怎么回事?

答案似乎在他的学生身上。

季先生学生不少,其中占据现实有力位置者也不少,猜测的逻辑是:那些学生在起劲捧自己的老师,老师顺势也无妨说几句高调话。

无行文人张中行

过去的某年,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市面流行张中行,大概看了不超过10个他的字,就知道这个人很庸常,他的书一本接一本地出,都只是构成我一扫而过的背景.
后来写过一篇
[学术与修习的民间消长]
算是看过一篇他的文字,今天又要写他,是因为他前几天去世了,看到有人在议论他与杨沫的感情纠葛,才第一次知道这回事,然后又顺藤摸瓜找到了杨沫的那个回忆录<我一生中的三个爱人>,迅速找到相关记录,一眼看到,仍然是吃一惊,这个张中行有过那样一个事迹!

杨沫是个庸俗女人,自然是不奇怪的,她的记录固然只是做庸俗观,但大体的事实应该不至于杜撰,那么她回忆里面的第一个爱人-玄,就是张中行,真的只有以无行两个字送给他了.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