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就是缺乏清晰的世界观。
什么叫清晰的世界观?在我这里没有任何玄乎的内涵,而是很简单:
一个人所可能面临的所有事物,组成其世界;
如果对所有这些事物,都有清晰的判定,最重要的是,都有对其价值的判定,从而任意拿两样东西出来,在任何情境里,都能比较其相对价值,这就叫具有清晰的世界观。
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怎么思考,总能够坚定地进行选择。
缺乏这样一个清晰世界观的人,就叫平庸。
平庸,就是缺乏清晰的世界观。
什么叫清晰的世界观?在我这里没有任何玄乎的内涵,而是很简单:
一个人所可能面临的所有事物,组成其世界;
如果对所有这些事物,都有清晰的判定,最重要的是,都有对其价值的判定,从而任意拿两样东西出来,在任何情境里,都能比较其相对价值,这就叫具有清晰的世界观。
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怎么思考,总能够坚定地进行选择。
缺乏这样一个清晰世界观的人,就叫平庸。
“自然”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使用“自然”这个概念的经历。
几种自然观
黄老自然观
形而上学
自然哲学
博物学
还原主义(原子主义)
日常经验
人与自然的关系
未来的自然观
这是一个甚至早于“自然”的先验概念。
人类基于这个概念,而完成基本的、以至于全部的行为。
之所以称之为先验概念,乃是因为“自我”意识具有明确的生理背景,可以说,当动物和植物分化出来,就在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因为,动物随时面临选择,这种选择给个体带来风险,也带来更好的生存机遇。随着个体行为空间的增大,"自我"观念成为一个必然的个体诸功能统合方案。
自我,是人类演进的承载者,也是个体成长的承载者,在这个意义上,自我是一个核心概念,也因此,有必要围绕“自我”概念,来考察这个世界之诸种现象。
自我的心理功能
儒学,乃是中国人在几千年当中所凝聚的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得到了一系列的表述,并且,这个共识也在这一系列表述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何谓价值观?
要有一个好的答案,就得看,我们在什么场景下说到:甲和乙的价值观不同。
只有当甲和乙在面临同一个选择而做出不同的选项时,我们才把这个差异归结为,价值观不同。
所以,所谓价值观,是用来决定我们的选择的。
不过,我们的选择,有太大的范围,还需要约定一下,哪些选择,是与价值观有关的。
价值观本质上还是属于认知范畴的问题,只不过是属于更高阶的认知范畴。
所以如果说知识有接近真理与接近谬误的差别,价值观也可以做类似的判别。
袄教的留存,目前主要是在伊朗极少数地区,和印度巴斯教(Parsism)地区。
波斯阿契美尼(Achaemenian)王朝(约公元前550~前330年)时期,袄教为波斯地区该王朝之国教;
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波斯时期(前330~前141年),开始衰灭;
Parthian王朝时期(前141~公元224年)末叶,重新兴起;
萨珊(Sasanian)王朝时期(224~651年)再次成为国教;
然后,随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受到伊斯兰教的压迫,该教几近灭绝,并直接导致8世纪至11世纪期间,该教残留教徒集体移居印度西部海岸地区,成为今天印度当地的巴斯人。
因此,袄教目前主要以两种形式残留:
新评论
13 years 16 weeks ago
13 years 16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3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