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的缘起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说决定其命运,这是古往今来对人生有过深刻检讨的智者的一致看法。那么一个人的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性格,都一定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是很难改变自己最初的性格的。因此刨根究底的话,自然要问这个性格是什么时候固定下来的呢?最近来自美国哈佛大学以及波士顿马萨诸塞总医院等单位的一组心理学家报告了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他们的结论是,他们所有的研究对象在出生第二年时所测定的性格,一直到22岁都没有多少改变。真是应验了一句俗话,两岁看老。

研究组找到了22个平均年龄在22岁的自愿受试者,他们都曾经在2岁的时候,就已经接受过心理学家所进行的一项性格测试,其中13人被评估为属于内向类型,而另外9人则被认为是属于外向类型。研究人员希望在20年后,再来对这些已经成年的受试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神经心理测试,看他们在心理类型上有没有什么变化。

研究人员所设计的神经心理测试方法是:让受试者观看自己熟悉的人的面孔和能够让其感到吃惊的面孔,同时运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系统(fMRI)对受试者进行实时的头部监测,主要是监测位于大脑颞叶内侧的杏仁核的反应活动水平。

实验进行时,让受试者平躺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系统的扫描床上面,一律使用耳塞以避免噪音对受试者专心完成测试任务的干扰。然后在受试者的眼前放置一个液晶屏幕,上面投射作为刺激物的不同人的面孔图像。整个实验过程持续624秒,屏幕上的图像显示时间以24秒为单位,每24秒更换一次图像。在开始正式的实验之前,显示的是一个十字形,让受试者注视该十字,作为一种适应性训练。24秒之后,开始正式的放映。首先是连续地放映4幅受试者非常熟悉的面孔,被称为熟悉阶段。再回到十字的图像显示24秒,然后按随机顺序放映8幅面孔图像,其中既有熟悉的面孔,也有能够令受试者吃惊的面孔图像,其中第四幅图像之后,同样有一个24秒的放映十字图形的间断。在整个放映过程当中,受试者一直处于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机的监测之下,以便观察其大脑在生理活动上的即时变化。

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是非常适合于对大脑功能进行实时而无损监测的,它对于血液当中的氧含量非常敏感,因此能够从它的图像里面很清晰地分辨出流经器官或组织的血管里面血液的氧含量变化。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各个器官里面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在人体平静状态,几乎要消耗血液所含氧的70%,因此大脑的各个部位的活动水平,可以非常鲜明地反映在其耗氧水平上,这样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所看到的血液含氧的变化,正好反映了该部位神经系统活动性的变化。为了了解受试者在观看不同的面孔图像时,到底会使得其情绪上产生什么样的即时的反应,心理学家就使用了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来对受试者进行实时监测,并把杏仁核作为主要的监测对象。

杏仁核是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和旁边的海马以及扣带回都属于大脑边缘系统。目前普遍认为杏仁核是人的情绪中心,也即在人的各种情绪反应当中,例如愤怒﹑焦躁﹑惊恐等,杏仁核充当了指挥所的角色。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狄嘎杜曾经作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一对电极插入一头公牛的杏仁核,电极连接到其体外的一个能够发出电信号的仪器,这个仪器能够接受遥控,以向公牛的杏仁核发出电信号。然后狄嘎杜把公牛牵到室外,手持遥控器近距离地向公牛身上的仪器发出指令,使得仪器对公牛杏仁核进行电信号刺激,令公牛突然暴躁起来,凶猛地向狄嘎杜冲来,就在眼看公牛要撞倒狄嘎杜的时候,他再次发出遥控信号,停止对公牛杏仁核的刺激,使得公牛突然止步,安静下来,一点也没有了刚才的怒火。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杏仁核控制情绪的功能。

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很难依靠受试者自身作客观的描述,所以心理学家为了真实地了解不同的人在第一眼看到各种人的面孔时,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内心反应,由此而对受试者进行性格分类,就一定要对杏仁核进行实时的监测。研究人员发现,受试者的生理反应明显地分为两组。在观看非熟悉面孔时,一部分受试者的左右两个杏仁核都有比较强烈的反应,而另一部分则反应比较弱;但在观看熟悉面孔时,所有受试者的杏仁核反应水平几乎没有任何差异。因此相比于看到熟悉面孔,一旦看到非熟悉的面孔,第一部分的受试者的杏仁核活动水平明显增强,说明他们对于陌生人具有非常迅速的情绪反应。实验还表明,这种不同的反应模式对于左右杏仁核是一致的,这说明对于两个杏仁核目前还没有发现更加细致的分工。

实验最有意义的结果,就是发现那些杏仁核活动强烈的受试者,正好是在其2岁时被评估为具有内向性性格的人,其余则反之,是属于外向性性格的人。

这个实验结果强有力地表明性格具有深刻的生理基础,至少杏仁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格器官”。既然性格与生理器官具有如此密切的关联,因此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上来,性格的形成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变得愈加复杂了。

显然,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能够看到,一家人的兄弟姊妹之间的性格,并非象相貌那样具有遗传上的一致性,而是常常有非常大的反差,因此如果试图把性格的形成,完全归结到生理性的遗传上,是违反常识的。而现在大量的神经心理研究又表明,性格也不是完全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为很显然,2岁的幼儿并没有经受足够的环境的影响,而其外向或内向的性格类型却已经基本定型。只是在随后的成长岁月里,内向性性格和外向性性格在各种行为方式上逐渐表现出来,例如内向的儿童不愿见陌生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紧张﹑甚至结巴,容易受到惊吓,以及多愁善感;而外向的儿童则喜欢惹事,唯恐没有人注意,喜欢自我表现等等。所以现在我们把性格的形成问题,追溯到了2岁之前,到底是什么能够在婴儿期就决定完全不同的性格发展路线呢?

神经心理学家决定按照现有的思路,把这个问题继续追溯下去,因此他们正在考虑进一步发展更加方便而有力的大脑功能实时成像手段,包括进一步完善fMRI,使得一方面能够更加细致地观测到大脑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能够对一个人的整个发育成长过程,都可以方便地进行这种功能实时观测,从而掌握一个人性格起源乃至发展在生理层面的活动脉络。

看来,人类要彻底的了解自己性格的起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样也好,本来我们已经为了克隆人是不是该出现的问题而深感苦恼,也就不希望又冒出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父母到底有没有权力去医院给自己的婴儿改变性格,这个问题还是留给未来的人类去争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