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我们人类所知最匪夷所思的真实动物,所以不管是《侏罗纪公园》还是《星球大战》,人类的幻想都是以恐龙为起点开始起飞的。可惜这么神奇的动物在距今约6千5百万年的时候突然完全灭绝,剩下已凝成石头的骨架和蛋,对着后继的地球主宰者,欲语却无言,徒供凭吊。如果要在公众当中做一个民意调查,问最想知道的自然之谜是什么,估计恐龙灭绝的谜底应该能够进入前三名!
也许对于公众而言,解答恐龙灭绝之谜还只是想知道一个故事的结尾;对于研究者而言,恐龙究竟何以灭绝的答案,则更加具有令人深思的余地。
首先,对于生物学家来说,他们关注的问题是,恐龙的灭绝是由于物种进化当中的某种必然性导致的吗?固然,我们不能期待所有的古代物种都能够象银杏或大熊猫那样一直生存至今,但是象恐龙这样一个曾经在地球生态环境当中占据优势地位的物种,居然突然完全灭绝,了解其原因,对于我们理解生物进化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
不过,通过化石记录能够发现,在属于白垩纪和第三纪之交的约6千5百万年前的地层中间,除了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之外,也还发现了大量的其他物种的化石,同样是在后来的地层里面再也没找到过的。这就说明在当时发生了大规模的物种灭绝,而这样一个现象要完全用生物进化事件来解释是过于困难的,因此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一定是其他的来自外部的原因,导致了大量物种的同期灭绝。
所谓外部原因,如果完全从可能性方面来考虑的话,会存在多种可能性,例如属于地球自身原因的气候变化、环境变化、地质灾变等,还有属于地球之外的灾难性射线的辐射,乃至天体撞击地球等等,都是有可能的。另外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也可能是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这样就使得研究地球地质、环境、气候历史,甚至行星以及太阳系的科学家都能够参与解答恐龙灭绝之谜。
提出猜想是很容易的,关键是要找到证据。例如,如果认为是海平面上升导致恐龙灭绝,就一定要去寻找当时海岸线的遗迹,以便确认当时被水淹的范围,从而能够评估恐龙等物种受害的程度,同时还得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以及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等;如果认为是大规模火山爆发导致灭绝事件,就一定要去找到当时火山爆发的遗迹,以便了解其规模,看是不是足以对整个地球的环境产生致命的后果,同时也得考虑当时地球本身的地质变化条件,看是不是具备产生如此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前提;如果认为元凶是来自太阳或宇宙的高强度射线,则必须评估发生这种放射性灾难所必须的强度,以及找到其作用的遗迹;而如果认为真凶是天外来客-源于小行星或彗星的陨石,则必须从陨石撞击地球的地点,去寻找物证以评估陨石大小以及撞击后果。
天外来客理论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候选答案,因为自从8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瓦瑞提出这个理论以来,人们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相关证据。例如,在全球的无论是海底还是大陆的大量属于白垩纪和第三纪之交的地层位点,都发现了异常高的铱元素的富集、类似熔融石的小球、富含镍的来自宇宙的尖晶石等等,提示当时地表广泛沉积下来了源于陨石撞击而产生的高温物质。
接下来就是要找到陨石撞击地球的现场。在1981年,墨西哥的石油勘探人员在犹卡坦半岛勘探石油储量时,在该半岛北尖端的名为齐可路伯村的地方,发现了地表引力和磁场的异常分布情况,提示该地地下存在一个巨大的坑状结构。不过一直到10年后的1991年,才有研究人员提出,这个埋藏在厚达1000多米的新生代沉积物底下的坑,正是人们一直在寻找的6千5百万年前恐龙灭绝那个时期,由来自小行星或彗星的陨石撞击地球而形成的。随后的研究证实了这个坑形成的年代,并且通过地震学探测,发现它的直径达200公里,一直向西北延伸到墨西哥湾的海底。
由于要想让一次陨石撞击就产生全球性物种灭绝的后果,这样的撞击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例如陨石的直径必须至少是10公里,才能使得撞击后产生的碎屑、灰尘以及气体在瞬间被抛到大气同温层的高度,而这样产生的碎屑是如此之多,以至于灰尘在同温层水平扩散,能够逐渐形成遮盖全球的“土云”,使得整个地球陷入长达至少几个月的黑暗与昏沉之中。显然,长期缺乏阳光,将导致一系列的气候方面的恶果,例如气温下降,这对于当时象恐龙这样的最高等的动物,以及非常依赖阳光的物种,都是致命的打击,从而导致大规模的物种灭绝。而这种源于一次性灾难的灭绝理论,也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和恐龙同期灭绝的其他物种,都是在地层记录当中嘎然而止,而不是逐渐稀少。
要产生如此规模的全球效应,就可以反过来推测发生在墨西哥犹卡坦半岛的这次陨石撞击的强度,而要验证这种强度是不是真实存在过,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获得经历过撞击的坑里面的石头样品。
最初是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该地进行了钻探,获得了一些岩芯样品,从而为该地的岩石学研究提供了初步的资料。随后地质研究人员也开始在该地进行钻探,以便获得地下整个连续地层的更为完整的岩石样品。在1100米至1256米的深度,也就是原始坑的大约表面的位置,是陨石和地球表面发生撞击作用的交界处,钻探发现了典型的撞击产生的角砾岩,其中包含了熔融的粒子和被撞击岩石碎块的混合物。在这个深度的上层富含碳酸盐,反映了犹卡坦地区被撞击地表的岩石特征;其中5%的碎屑具有特种性的羽状方解石纹理,表示在碳酸盐熔融后有迅速的淬火过程。在1253米以下,熔融硅酸盐的含量急剧升高,碳酸盐的含量则降低,而其他岩石学证据显示了在这个深度存在明显的由撞击导致的震动变质作用。
再往下,就是典型的由撞击的高温高压所导致的被撞击岩石的熔融岩形态,整个坑里面这样的熔融岩估计达2万立方公里。到2001年的12月份,当地研究人员的钻探达到了1511米的深处,从而为该地点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尽管后来在墨西哥和国际合作研究人员之间发生了争夺学术资源的小插曲,而同时进一步钻探的资金也发生了种种问题,使得相关研究受到了不应有的人为干扰,但对于整个犹卡坦半岛和墨西哥湾地区在6千5百万年前所发生的那个天摇地撼的巨变,人们已经逐渐有了比较清晰的图像。因为除了在坑的中心地带进行深钻之外,研究人员还在围绕坑的边缘地带、乃至整个环犹卡坦半岛及墨西哥湾地区,都进行了钻探,已经基本整理出由于撞击所产生的溅出物的分布以及组成的资料,从而使得我们对于这次撞击的强度,有了更感恐惧的感受。
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凿无疑地宣称,正是坠落在犹卡坦半岛的这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碎块,导致了恐龙以及大量其他物种的灭绝,但是基本可以肯定这颗出轨的小行星一定具有毁灭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6千5百万年后正在过着幸福生活的人类来说,是一个清晰的警告:无论恐龙是不是被小行星砸死的,比恐龙还脆弱的人类的唯一免于恐惧之道,就是不懈地发展太空技术,或许有朝一日能够用于抵御不期而至的毁灭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