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言,就是我们任何可以表达的东西;不可言,就是我们只能在静默中体会到的东西。
这两者是互补的,意味着:可言的极致,乃进入不可言;不可言的成熟,又进入可言。更进一步地说,我们的可言必须达致不可言,而我们的不可言也必须成熟到无碍的可言。或者说,两者必须无碍地同时存在,相互映照,才是一个基本的境界。而只有达到这个地步,才能有稳定求道的基础。
所以,可以因此而建立一个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判别准则:
1、清晰的思维或表达背后是否存在清晰的不可言感知;也就是表达是否能够不破坏你的静穆;
可言,就是我们任何可以表达的东西;不可言,就是我们只能在静默中体会到的东西。
这两者是互补的,意味着:可言的极致,乃进入不可言;不可言的成熟,又进入可言。更进一步地说,我们的可言必须达致不可言,而我们的不可言也必须成熟到无碍的可言。或者说,两者必须无碍地同时存在,相互映照,才是一个基本的境界。而只有达到这个地步,才能有稳定求道的基础。
所以,可以因此而建立一个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判别准则:
1、清晰的思维或表达背后是否存在清晰的不可言感知;也就是表达是否能够不破坏你的静穆;
互补性,说穿了,就是,我们的日常概念,或者说我们的直接感知,如果追问到一个极限的话,如何回答超出这个极限的问题?
比方说,在我们的物理学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
电子究竟是粒子还是波?
“粒子”,“波”,这是两个典型的日常概念,或者说是建立在我们的直接感知之上的物理概念,因为尽管缺乏严谨性,你还是可以轻易地想象,粒子,就是像一块石头那样的东西,波,就是像水波那样的东西,然后我们会自然地概括:粒子是局限在一定空间范围的东西,波是在空间中持续扩散的东西。然后,在我们的日常观念下,这两者是绝然相反的面目。
新评论
12 years 42 weeks ago
12 years 42 weeks ago
13 years 46 weeks ago
13 years 46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3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