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这几乎可以说是我们宇宙观的第一原理。
但,换一个言语环境,就很难成立了,因为,你可以问:什么是健的标准?有什么理由我们一定要健?健又有什么好处?...总之,“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并非一句自明的话。
而对于我们,就完全不同了,因为,这个“健”,并非一个有待阐明的范畴,而是一个可以进入先验范畴的自在感知,对于这个感知,你可以体认到,健,就是这个宇宙,乃至自我的本源。
于是,几乎所有的歧义都聚集到了对于健的感知差异上。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这几乎可以说是我们宇宙观的第一原理。
但,换一个言语环境,就很难成立了,因为,你可以问:什么是健的标准?有什么理由我们一定要健?健又有什么好处?...总之,“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并非一句自明的话。
而对于我们,就完全不同了,因为,这个“健”,并非一个有待阐明的范畴,而是一个可以进入先验范畴的自在感知,对于这个感知,你可以体认到,健,就是这个宇宙,乃至自我的本源。
于是,几乎所有的歧义都聚集到了对于健的感知差异上。
谢谢guo提供的关于电视真人秀节目《完美假期》的材料,使得我联想到这个问题。
完美假期,是一个设计性强烈的实验,可以说,在这个实验设计下,已经几乎预先排除了美德自然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这个实验,以其缺失,能够说明的,恰好是德行发生的条件,而无法说明人性善恶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该实验,你要参加,实际上就是相当于事先签署了一个你必须行恶的契约,因为你的目的是预定了的:获奖;你需要采取的行动选择也是预定了的:淘汰其他人。这样一个构架,意味着人的德行自然产生的条件预先就被排除,预先就是缺失的。
人的自大从来都是可笑的,刚看了一期央视《人与自然》引进的节目-南美卷尾猴的智慧,令人震惊,片子拍摄了如下行为:
1,似乎是南科罗拉多大学的一个研究人员的几个卷尾猴行为实验:
a)内含蜂蜜的玻璃管开口被塑料膜密封,并被固定在一个大的玻璃器皿里面,旁边是一块天然大石头,和一块稍小的天然燧石,一根带叶的树枝,还有一堆少儿塑料积木。
新评论
13 years 2 days ago
13 years 2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