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政治的重要元素。
这个元素,其真实性在于感召人,而不在于书面化。
信仰和法律,是互为表里的东西。
在法律运作不成熟的环境里,信仰是默认的主导者。
在法律运作成熟的环境里,信仰退回到和法律互为表里的位置。
信仰是政治的重要元素。
这个元素,其真实性在于感召人,而不在于书面化。
信仰和法律,是互为表里的东西。
在法律运作不成熟的环境里,信仰是默认的主导者。
在法律运作成熟的环境里,信仰退回到和法律互为表里的位置。
读笛卡尔《几何学》,会令人感觉难堪,是替现代哲学家难堪,因为笛卡尔能够做他那个时代最前沿的数学工作,使得后来的牛顿能够因学习他的结果,而做微积分计算,和作为二次曲线的引力运动方程计算。以此,他是那个时代合格的哲学家。
现在的哲学家呢?大都只能以后现代的故作清高之姿,挽救自己的学术尊严感。
这是现代哲学心里最柔弱处的痛楚。
其实,也不是无路可走了的。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能源、信息、物流)之一的物流,需要靠交通来承担。
目前的交通模式一个主体,就是汽车与道路。
中国的特点是,家庭居住密集度高,日常交通,以步行和公交为主,辅助以小汽车。
长途的物流运量,还是以火车、轮船为主,当然现在长途货车与飞机运量也上来了。
物流当中涉及的能源,就是一个需要精算的问题。
根据网络资料,粗略算一下电动汽车与一般汽车的能源效率之比较。
中国的电力来源的组成比例(2007年):
火电:80%,基本是烧煤;
水电:18%;
核电:1.8%;
其他:零头。
中国燃煤电厂的平均发电效率:约40%。
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本来我一直想针对大巴曾经的一位乘客做点讨论,她似乎目前在尼泊尔一家寺院出家为尼,但这个问题实在太大,得需要收集足够多的材料,才好下手。
这个是一个相关的资料,是一个极端事例,触动了我的这个想法: http://ref.ikosmos.name/2009/01/blog-post_7810.html
另外,还有几位大巴上的朋友,似乎也在修行的路途上,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虽说与上面的极端事例完全不同,但也都值得深加考察。
实际上,相比普通人,修行者往往更容易发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流行一种观点,就是只要都抱持一种开放、公开、平等的态度,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讨论,都是可以经由讨论而获得进步的。
我认为这种观点非常粗糙,凡是可以置入这种情态下加以讨论的话题,必然是平庸的。例如,政治要追求公正平等;每个人都必须拥有选择的自由;人人生而平等;。。。。
实际上,任何问题,一旦进入深刻的地步,就必然出现分歧,问题有多深刻,这种分歧就有多深刻,凡是漠视这种分歧的人,那是因为他从未有能力理解深刻的事物。
苏联几乎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欧美,持续了将近1个世纪,其中最大的底气之一,是他的基础科学之强盛,并进而决定了他具有独立研究先进技术的能力. 所以考察这样一个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极端穷困的国家,何以能够发展出强盛的基础科学,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很好的一个样本,是莫斯科数学学派的发展历史.
新评论
13 years 2 days ago
13 years 2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