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一种观点,就是只要都抱持一种开放、公开、平等的态度,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讨论,都是可以经由讨论而获得进步的。
我认为这种观点非常粗糙,凡是可以置入这种情态下加以讨论的话题,必然是平庸的。例如,政治要追求公正平等;每个人都必须拥有选择的自由;人人生而平等;。。。。
实际上,任何问题,一旦进入深刻的地步,就必然出现分歧,问题有多深刻,这种分歧就有多深刻,凡是漠视这种分歧的人,那是因为他从未有能力理解深刻的事物。
流行一种观点,就是只要都抱持一种开放、公开、平等的态度,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讨论,都是可以经由讨论而获得进步的。
我认为这种观点非常粗糙,凡是可以置入这种情态下加以讨论的话题,必然是平庸的。例如,政治要追求公正平等;每个人都必须拥有选择的自由;人人生而平等;。。。。
实际上,任何问题,一旦进入深刻的地步,就必然出现分歧,问题有多深刻,这种分歧就有多深刻,凡是漠视这种分歧的人,那是因为他从未有能力理解深刻的事物。
现在谈金融危机的,当然多了。
但是我还没有看到从比较基本的角度来看这个东西的,我想提起的是,现有的制度,不仅不能遏制贪婪,而且是纵容贪婪,导致了金融危机,乃至于经济危机。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错。
表面上看,是美国的房屋贷款购买者,提前且过度消费了,而导致危机,但这个事情之所以发生,背后是一个制度在支撑,这个制度以提高活力或效率为名,纵容金融资本家的贪婪。而这个制度,目前正好是无数小资与自由派眼中的美好世界的代表。
所以,对于一个制度,固然要讨论它是否具有公平公正的能力,同样也要讨论它是否具有遏制贪婪的能力。
农业不可避免要工业化,因此,人类生活方式的普遍城市化,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城市化,目前的主流阶段,还是各种供应的集中化:电力(能源)、通讯(信息)、物流(街道系统)这三大要素的集中供应,保障了在最低成本下,最多数人口生活品质的提高。
当然,这里面应该也可以做定量分析,多大的城市规模,才是经济效果最好的,过大了,会受到上述三大要素供应能力的限制,过小了,会迅速提高供应成本。
按照上述基本原理及标准,农村是落后的生活方式:在获得同等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成本会比城市高得多。
昨晚和一个文学青年朋友聊天,他曾经热衷于写现代诗,现在的理想也是在将来能够放下手头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专心于文学。
一个突然的联想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也算是小资的一个文化特征,就是对事物的评价,在追求个性化的口号下,实际上是走向强烈的同质化,很致命的同质化。
例如,现代小资文化里面,现代体育是一个很强势的元素。何以现代体育获得如此强势的追逐?
因为体育提供了极大的虚拟个性化空间。我这里所谓的虚拟个性化,就是指这种实际上同质化,但表面上能够提供个性化表象的行为空间。
精神的求索者,最经常遇到的困难,是缺乏力量。
会有人问:为什么缺乏力量?
提问的人,企图通过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获得一个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但,恰恰这不是一个好问题,也就是说,缺乏力量,只不过是对参差现状的描述:
路边一颗小石子被你踢到,你问,为什么这个颗石子要呆在这个位置上而不是别的位置上?
你出门发现天在下雨,你问,为什么这鬼天气非得要在这个时候下雨?
你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的鼻子不够长,你问,为什么我这辈子不是一个好看的鼻子呢?
...
你的答案,很有可能分别是:
凑个整数,因为1609年伽利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作了望远镜来看天体。所以,大体上说科学四百年的历史,是不错的。
一些时间点:
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德撰写《几何原本》(The Elements),后来该书流落到阿拉伯世界,欧洲则散失了;
1260年,意大利人Campano把《原本》的阿拉伯文本翻译为拉丁文;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大量古希腊典籍散出,回流欧洲;
1482年,出现《原本》拉丁文印刷版;其他语言首次出现的版本:1555年,意大利文版;1562年,德文版;1564年,法文版;1570年,英文版;1576年,西班牙文版;
新评论
13 years 16 weeks ago
13 years 16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