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 Mead,1901~1978,美国人类学家,以23岁时在南太平洋岛屿萨摩亚所从事的为期几个月的人类学田野研究,并随后出版调查报告《Coming of Age in Samoa》而成名。(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她是以一个特定的目的来到萨摩亚的,就是考察一个与自身文化完全不同的原始部落环境下,青少年,特别是年轻女孩的青春期历程:她们是如何经历这个阶段,从少年进入成年世界的?
Margaret Mead,1901~1978,美国人类学家,以23岁时在南太平洋岛屿萨摩亚所从事的为期几个月的人类学田野研究,并随后出版调查报告《Coming of Age in Samoa》而成名。(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她是以一个特定的目的来到萨摩亚的,就是考察一个与自身文化完全不同的原始部落环境下,青少年,特别是年轻女孩的青春期历程:她们是如何经历这个阶段,从少年进入成年世界的?
目的,固然可以籍由欲望而形成,更可以籍由高等精神而形成。因此,"目的"本身作为一种权能,只是属于行为实现当中的一个环节,你能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目的,并不意味着,你能够清晰辨析这个目的的意义。
反之,目的,是我们的意识得以实现的绝对必要的权能:任何意识,只有在目的的驾驭之下,不管这个目的是事先呈现的,还是事后显现的,才能走向实现。
回到本文的目的,乃是从意识的实在作用这个切口入手,从事于内在的纯洁化,趋臻至无一丝杂念与邪念之境界。
既然是着眼于意识的实在作用,那么就不能从意识的诸种表现入手。
陆川,就是一个思想空缺一代的典型,至于艺术,他连门都没进。
这就是俺特地看完《南京!南京!》之后的结论。
当然,这还不是俺出场后的第一感叹,俺出场后的第一感叹是,他陆川花掉8千万,楞是连一点现场感都没给俺弄出来,亏死了!
是的,这个目前正在到处得意洋洋阐发自己电影的理念的陆川,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劲拔啊拔啊,拔到整个人类的道德巅峰尖尖儿上,...陆导,俺好心地劝一句,您是趴在一个肯德基冰激凌的尖尖儿上。
先说艺术,再说思想。
Motif 写:比如他的下面几首诗,都很不错,特别是前三首。
日记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 yijun's blog
- Login to post comments
- Read more
- 1893 reads
昨天逛书店,看到一本海子全集,西川编的,顺手翻开,看到最后西川跋文里面,长文专门讲了海子自杀的原因。因为西川是海子长期的好友,也是写诗的,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以心理病理学的兴趣,看了下。
西川大概列了大概6项原因,我按照自己所评定的重要性,也列一下:
1,他的性格和交际。
性格内向而偏执,缺乏人际交往。大学毕业后,在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教书,昌平那地,就是农村,可惜没有大海,只有大山,他显然没有"面朝大山"的兴致,尽管昌平的大山,五月山花烂漫得很。
这个电影我还没看,也没看过陆川其他的电影,但我零星得到的印象是,这个人才具颇小。现在新出的导演,因为看片方便,啥盗版都买得到,所以学好莱坞的画面镜头都学得蛮灵便,记得瞄过一眼他给超男们拍的一个MV,不得不惊叹没才可以到那样的恶俗程度。
不看好这个南京,但,还是打算去看。
因为,历史题材的电影,其实是很难的。陆川固然驾驭不了,但影片既然上了院线,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大众心理积淀因子。
难在哪里?难在历史本身其实很深奥,而电影,必须是大众的。
新评论
13 years 1 hour ago
13 years 2 hour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