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常用语,道德规范,这暗示一种社会心理观念,就是道德,是一种规范性的东西,延伸这个观念,就是,道德是人为的约束,其具体的内容,可以随着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观念,是目前社会的主流,而且,在宽容自由的旗帜下,成为目前社会当然的主流。为了便于讨论,不妨称其为道德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道德是相对于其价值观的,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选择其道德体系。
有个常用语,道德规范,这暗示一种社会心理观念,就是道德,是一种规范性的东西,延伸这个观念,就是,道德是人为的约束,其具体的内容,可以随着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观念,是目前社会的主流,而且,在宽容自由的旗帜下,成为目前社会当然的主流。为了便于讨论,不妨称其为道德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道德是相对于其价值观的,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选择其道德体系。
武学,真的只是一种修养方式。传统武学的传承者,大都是走卒贩夫乡野之士,虽说有云古之学者为己,这些乡野之士,也是做到了的。那些真正上了道的修学者,不管原来是挥镢头的,还是杀猪的,还是卖菜的,都是真实的学者。
也许,最初学武,是有争强好胜之念,但一入道门,就不得不走上正道,一心于个人修为,争胜之心,不得不放到次要。毕竟,这些修武之人,大都无修心的基础,能够把争胜之心放到次要,就已然是不错的修为了。
师父对于弟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适当的时候"给句话",能不能起作用,那就得靠机缘。
《梵澄先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一百来页的小书,2小时看完,了结了多年的一个心愿。
我与梵澄先生是有缘分的。
05年,我写过一段话:
大概是12年前,恍闷的我站在三角地那个书店里面看到一本小书,《周天集》,一口气似乎是看完了。买回来,就像是拉了一位挚友,把臂而谈,欢畅无比。
那是一本三联出的小白书,因此而认识了阿罗频多与徐梵澄。
今天这本,作者叫杨之水,正是当年那本书的编辑,她同时也是那个时期《读书》杂志的编辑,因此而从87年开始,与梵澄先生有了长期的交往。
我尝试以一个个断言的方式,来阐述政治学基本理论。
之所以一直没能解决好少数民族问题,是因为当代中国缺乏正确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相反,还不自觉地受到资本主义各种反动理论的侵蚀,从而处处被动。
我这里所谓反动,是指逆历史之方向的反向运动。
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应该是如何的呢?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应该是符合历史发展之必然性的。
那么,民族,这个人类社会的重要角色,其历史发展之必然性,是如何的呢?
民族之历史发展,就是两个要点:
一,文化多样性,籍由不同文化相互间更多的交流和补充,而进一步发展;
解一切缠缚,断一切系念,素心净境,唯有心斋。
1,如何起始?
幻妄流转,一刻难息,心斋,如何有个起始?
世界本原,未有起始,又有何起始可待?一见一定,当下诚恳,即是起始。
2,何以中断?
业力深固,妄风不止,心斋欲止,而身心犹自摇晃。故,心斋,常常片刻即散。
3,如何作为?
七字诀:久而久之自知之。
4,如何坚守?
十字诀:庄严,心志,神气,敏锐,坚韧。
【细说】
久而久之自知之
含两层义:
久而久之。大义既明,即仆即起,坚韧不拔,是唯一选择,亦是根性之所系。
新评论
13 years 2 days ago
13 years 2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