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六点下班走出办公室,拖着疲惫的身躯,觉得这个身体非常陌生,拼命想“我”在哪里。找不到。但是明明有个什么在思考“"我"在哪里”,那又是什么?
...
甚至不再害怕死亡,因为那个要死去的人根本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我”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不想这样,这样下去眼中的世界会变得很荒唐,活着也很荒唐。
这样的情景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因为你疲累了。
这个疲累,并不仅仅是身体的疲累,而是,在身体的疲累的同时,精神也衰竭了。
身体的疲累,并不一定要导致精神的衰竭,但是,在一般人那里,这两者就是关联在一起的。
精 神的衰竭,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自我的异化:当此之时,实际表征这个人的“自我”在退化,而不幸的是,这个退化,有可能被尚未完全退化,而残存的理性自我 观看到。如果连这个观看都没有的话,那你现在就很可能在酒吧泡妞或者在网游里面杀人或者换一个修饰是在艺术化地工作中堕落了(善写字就像海子那样去写诗然 后卧轨;善画画就像××那样去画画然后跳楼;...):)
那个残存的理性自我,就是属于疲累之前的那个自我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身体的疲累,连累到精神呢?
就是因为常人缺乏修行,缺乏精神籍由修行的自觉独立,独立于生理之外。
你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日常的感受,非常好。
我一直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叙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我将竭尽自己所能,来谈我的看法。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障碍,就是似乎会给人一个感觉,好像我是在以治疗者的姿态待人。因此,一部分人基于反感其所感受到的我的这一姿态,而不愿叙述;另一部分人觉得自己在谁都能看到的公共论坛,表白自己的弱点,是难为情的。
其实不然,我相信我自己,单纯只是站在我的位置和角度,不管是什么位置和角度,反正就是一个人的位置和角度,来观看你所表述的事情。我仅仅只是,提供一种,你自己可能没有的看法,仅仅如此而已。
至于有可能的难为情,我特意在本版设置了可以匿名发帖。但,据我所知,还是有人觉得难为情,那就是他自己的选择权力了。
我之所以乐于提出我的看法,是基于我的一个观念:所谓修行,很大的比重上,很大的意义上,就是日常的磨砺。
而,日常生活,其实是公共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相通的,都是属于可以相互理解的境域。
因此,我是可以根据我的经验、我的理解,来给出看法的。
如此,一往一复,有时候,是相互都有了益处;有时候,是没有任何益处发生。这都没关系,世事一律都是如此的。
新评论
13 years 16 weeks ago
13 years 16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3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