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意于精神修行者,有多种因缘。
有的一开始就是求长生,从这个门进来的人,走不远,也求不到,除非在后续道路中,逐渐调整上正路。
有的是为消除人生痛苦,从这个门进来的人,是最多数的,其后续可能性也比较多样化。
有的是因各种因缘而意识到精神可能性之后,好奇而至,这种后续可能性也多样化,中等相关于其意识到精神可能性的因缘,例如,学术的因缘,个人体悟的因缘,际遇的因缘,等等。
有的是。。。
还有多种因缘,不一一举出了。
对于修行而言,因缘很重要,其重要在于,每一个修行者都有必要反思自己的因缘,而整治自己由于特定因缘而带来的局限和偏差。如果缺乏这个部分,必然导致修行的跼促,而无法行远。
这是另外的题目,这里不深谈了。
不论何种因缘,修行者面对老化和死亡,大都表现得比非修行者要合理一些。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的各种宗教和修行门派,大都对死亡和老化各有其成法与成论,修行者大都遵行即可,而这些成法与成论,一般都是有其效用的,体现在:
1,减轻痛苦;
2,减少心理障碍;
3,提高活体生存质量。
例如佛教。佛教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僧尼,对于老化和死亡都还是处理得相对有效用,不生恐怖,不起妄作。
例如苏鲁支教、印度教、道教等等,老化死亡都是平和甚至喜庆的。
新评论
13 years 5 days ago
13 years 5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