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袄教的留存,目前主要是在伊朗极少数地区,和印度巴斯教(Parsism)地区。
波斯阿契美尼(Achaemenian)王朝(约公元前550~前330年)时期,袄教为波斯地区该王朝之国教;
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波斯时期(前330~前141年),开始衰灭;
Parthian王朝时期(前141~公元224年)末叶,重新兴起;
萨珊(Sasanian)王朝时期(224~651年)再次成为国教;
然后,随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受到伊斯兰教的压迫,该教几近灭绝,并直接导致8世纪至11世纪期间,该教残留教徒集体移居印度西部海岸地区,成为今天印度当地的巴斯人。
因此,袄教目前主要以两种形式残留:
* 伊朗本地的极少数(亚兹德(Yazdi)、克尔曼(Kerman)及其周边地区)在伊斯兰教压制下的残留;
* 印度巴斯人地区的传承与适应。
但是,袄教作为一种宗教,其历史流变并不单纯,甚至可以说,很典型地表现了一种宗教在其传承历史中,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演化。
人群对宗教的需求,和一个特定宗教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演化,是宗教史的两个主干。
亚兹德地区-袄教的避难所1
大概至迟在11世纪之前,袄教的世袭祭司长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亚兹德地区作为袄教避难所。并分别在两个村庄:吐卡巴特(Turkabad)和沙里发巴特(Sharifabad),放置了圣火。
文献
印度帕尔西人为了寻求教义解释,而向亚兹德派出信使,由大祭司回信给出解释,这些信件,现存最早的日期是1478年。
此外,袄教缺乏自己的历史记载。
经典:《the Avesta》(阿维斯陀经),帕拉维文献。
袄教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圣火
节日
葬礼
祭祀
仪式
袄教教义
来自古伊朗的宇宙图景-七个部分:
1,天空,为坚硬的球体,包裹大地;
2,水;
3,大地,漂浮在水上;
4,植物;
5,动物;
6,人;
7,火,创造万事万物的能量,给万事万物以温暖。
袄教创始人苏鲁支因此而想定了7个主要的神:
至高的善之神:Ohrmazd,创造了人类。
有六个从属于Ohrmazd的主要的神(amahraspand/yazad/ized):
Vahman-善良与美好的意图;
Ardvahist-最公正的;
Shahrevar-行使合适的权力;
Spendarmad-仁慈的忠诚者;
Hordad-健康;
Amurdad-长寿或永生。
至恶之神:Ahriman
也创造了很多恶魔。
世界的基本构架,就是至善与至恶两个天神,及其带领的两大阵营之间的斗争。人类的生活原则,就是要加入善的阵营,与恶战斗。
袄教面对伊斯兰教环境
袄教群居地持续受到伊斯兰教的渗透,有时是暴力,一般是依赖文化渗透和淹没。
- 1. Mary Boyce, A Persian Stronghold of Zoroastrianism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6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6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