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Junggar)
一个部族的历史,特别是这样一个从未以国家形态呈现过的部族的历史,是何等的内容,何等的意义呢?
首先,当然是它的人民。
但,绝大多数的人民,在历史场景中是无言的,我们只有经由各种遗存来揣摩他们的面目。
例如:
遗址,遗物,记载,...背后,都是它的人民。
然后,才是他们的行为。
历史记载传统里,最优先获得记载的行为,是政治行为,这是具有其合理性的,因为一个人群的政治行为,是该人群最大框架层面的行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汇流形成的人群,整个亚洲北部,从东到西,广阔的平缓地带,不存在天然的地理隔绝要素,使得该地区成为良好的游牧、狩猎、农牧环境。
准噶尔原本只是西蒙古,也就是厄鲁特蒙古下属的一个部的名称,17世纪4~50年代因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进取,而崛起为整个西蒙古地区居统治地位的族群,也因此,准噶尔部成为17世纪中叶后厄鲁特蒙古的主角。
厄鲁特汇入蒙古这个名称之下后,在蒙语中的称呼,为Oyirad,意为“林木中百姓”,中文记载中多种译写法:
蒙元-斡亦刺惕、斡亦刺、外刺、外刺歹;
明-瓦刺;
清-卫拉特、厄鲁特、额鲁特。
这个称呼的蒙语含义提示了厄鲁特人在被接纳入蒙古人的群落认同时,并非处于游牧形态,而是狩猎为主、渔牧业为辅的林地生活形态。确实,可知的最早期,厄鲁特人居住在贝加尔湖巴儿谷真地区[1]。1201年后,才开始向西迁移。
草原居民由地理环境所赋予的流动与交融属性,决定了不可能存在一个血缘相对隔绝的族群,在其族群史上,不与其他族群发生分合的关系。从蒙元时期的斡亦刺到清朝的准噶尔,期间就实际上发生了众多的族群分合事件。
References1
- 1. 《史集》卷1,第1册。
新评论
13 years 5 days ago
13 years 5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