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所谓的宗教,明确一下,是指目前大众所参与的宗教活动,包括内地与藏疆地区的宗教信仰活动。
对于这样的宗教,总的对策,应该是通过进一步的世俗化来加以制约和转化。
所谓宗教信仰自由,在现在的社会发展阶段,如果绝对化,只会是导致宗教成为少数人的政治工具,而不再是大众思想自由的选择。
因此,宗教信仰自由,不能是一个值得跟随的主张。
更重要的是,在现在的社会发展阶段,那样的宗教,我称之为旧宗教,已经逐渐失去正面的功能上的意义,疏导大众精神的宗教的功能,应该以更为世俗化的新宗教取而代之。
所谓新宗教,将是下面我要阐述的重点。
目前宗教政策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盲目地把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原则。实际上,从宗教内在的发展来看,这个原则是存在问题的,而正是由于这个问题,导致宗教在很多地方成为政治性工具。
从 历史来看,各种宗教之间是必然要发生竞争的,也就是争取信徒,那么这种竞争的历史里面,所谓信仰自由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应该说,这个自由,是人类文明进步 的一个结果,但是,如果这个自由被利用于对信众思想自由的剥夺,那么它就沦为一种政治伎俩。我们在绝大多数现存宗教里面都可以看到这个属性的成份,例如基 督教、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等。
由 Lee 在 Sun Apr 20, 2008 12:02 am
“ 应该以更为世俗化的新宗教取而代之”---思路不错!但稍嫌难以收立杆见影,吹糠见米之效。因为创立一种能够流传开来的世俗化的新宗教非一蹴而就之事。快 捷的办法有一个,那就是加速他们接受更多“腐朽”的东西,让他们一个个掉入“温柔富贵之乡”,从而尽情享受今生不再憧憬来世,“......掌门人应该是 快乐欢畅的伊壁鸠鲁和臀部丰满的维纳斯,而不是道貌岸然的马拉和沙里叶”,让他们认为善根本而言等同于快乐。事实上这也可以是一种世俗化的新宗教。而另一 方面,其实宗教只是他们的一种工具或武器,在这背后是彼此之间难以调和的实际利益的矛盾和斗争,如果这一根本的冲突不能消除,那么即使旧宗教被取代他们仍 然会寻求新的斗争武器。
是的,以现在的经济与卫生水准,一切以袪病避祸求福来世为目的的宗教,都在逐渐丧失其功能,人类2千年来累计的宗教,应该来一个大破大立了,特别是其中最落后无知的部分,应该予以大力淘汰,这个淘汰的进程,从政策面上能够做多少还存疑,但是最有效的力量,必将是世俗化。
实际上,世俗化的侵蚀力量已经在宗教内部发生作用,例如xizang僧侣的腐化,但仅此还是不够的,更需要从政策层面瓦解宗教的信仰力量,那就是以世俗化来遏制宗教的传播。
毛泽东时代实际上有过很好的实践,可惜被当作洗澡水一起泼掉了。
可能会有人发生惊恐,全面世俗化岂不是会导致人类的沦丧?
放心,中国最近几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很好世俗化实验,有很正面的结果,表明全面世俗化是可行的、可靠的、也是必须的。在我看来,人类必将要经过一个全面世俗化的阶段,才能走向智慧化。
当然,走向全面世俗化,将会在未来的2000年里面艰难地进行,也就是说,智慧化的雏形,得到公元4000年才有可能出现。但,这不妨碍我们做出一些预想。
所谓智慧化,起源于中国在周朝废弃宗教并开始世俗文明的建设与精神超迈的实践,和古希腊由哲学的发端进而启动近代科学的成长,这两大文明传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汇流,而成为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之选择。但,这个出路还需要一个关键的核心,就是智慧之途的大众化。
所 谓智慧之途的大众化,就是人类普遍地不再因恐惧而把救赎寄托在外部力量上,而是学会了如何转对内在的力量。这样的一条路径,中国的黄老之徒早已予以揭底, 但因其过于超迈,要在大众获得普遍实践,则尚需要好几千年的大众意识进化,而这个历史里头,科学会是一个必要的进阶力量。
由 Lee 在 Sun Apr 20, 2008 1:43 am
从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分裂已成趋势,且在当代愈演愈烈,我们日益处在一个分崩离析和趋于不稳的天下。寻求精神上思想上政治上宗教上的新的模式,成为令有识 者焦心的大事。或晓以大义,或出以微言,越来越像孔子释迦苏格拉底的时代。对的,也许的确需要两千年的艰难行进,在人类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那些根本的问题 始终保持不变,人类思想必须超越其历史局限以把握某种超历史的东西。
评估智慧化之未来进程的一个最好的案例,是禅宗的历史。
禅宗,是迄今所有宗教实践历史当中,最为先进,甚至是过于超越时代的部分,在这个部分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智慧与知识、经历、文化等等概念的本质差异,也可以看到人类增智的真实场景。但,禅宗历史也从反面向我们表明了,智慧的统一大道,远未清晰呈现于人类的眼前。
还有一些例子,都是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例如中国的儒道精英;印度的阿罗频多则是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意义的例子。
两大核心问题摆在前面:
1,如何促进传统宗教的世俗化;
2,如何趟出一条大众可行的智慧化之途。
1,传统宗教的世俗化,历史地看,是任何阴谋和任何伎俩都无法阻挡的进程,问题只是在于,这个进程如果没有很好的护持,将会出现非常动荡甚至血腥的中间过程,所以,我们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做到尽量好地护持这个进程的顺利进行。
2,要趟出一条大众可行的智慧化之途,将是未来几千年里头最为艰难的问题,因为,内在知识的清晰化,仍然是人类演化最前沿的未解之题。如是,如何期望渡予大众呢?
由 Lee 在 Sun Apr 20, 2008 2:17 am
正确!中国历史从东周起就不再神圣化而转向智慧化世俗化。从孔子到刘邦曹操刘备刘裕陈霸先赵匡胤朱元璋慧能直到孙中山毛泽东都是出身低微而具大智慧的俗人。迄今为止整个人类历史零售智慧而批发疯狂的情况应该引起足够的反思。
关于“如何趟出一条大众可行的智慧化之途”,这牵涉到人类本身的问题。人类就个体而言,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老练;但就整体而言, 却不免使人黯然神伤。面对人类如此的历史和现状,阿罗频多们也无法整体地提升人类精神至远大崇高,也许人类只有通过自身的无数劫难才会最终明白按照人的自 然目的,什么东西本然地就是对的好的。
关于宗教的进一步世俗化,再从正面来谈一下。以佛教为例,佛教有佛,法,僧三宝,事实上佛即领袖,法即理论,僧即组织。可以看出所谓三宝乃偏重于宗教的制 度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个人的宗教,它关注的是个人自己的内心,宗教组织则降到次要,直接由心到心,由灵魂到灵魂,直接发生在人与神之间,取消了宗教组织 制度(如教会,寺庙等)这一中介。帕斯卡尔说:“上帝只看内心,教会则只凭外表下判断。上帝只要看到了内心的忏悔就会免罪,教会则要看到有忏悔的行动。上 帝要造就一个内里纯洁的教会,这个教会将以其内心的纯属精神的圣洁性来羞辱高傲的智士与法利赛人内心的不虔敬;而教会则将造就一大群人,他们外表的道德将 是那么纯洁,以致可以羞辱异教徒的道德。假如他们之中有伪善者而又伪装得那么好,以致教会并没有辨识他们的恶毒,教会就会容忍他们。因为尽管他们不会为他 们所不能欺骗的上帝接受,但他们却可以为他们所欺骗的人们接受”。所以,宗教常常表现出来的是其外部形式压倒了内在意图,从而变成没有生命的躯壳甚至变得 邪恶。因此,对旧宗教的转化就必须做到使宗教倾向于偏重个人对神的感觉和体会,弱化宗教的制度和组织。这其实也是王阳明和马丁路德的路子。
前述的两大问题,在实际的历史演进中,都会遭遇一个最根本的困难--效用:世俗化的宗教如何展现效用?
这是什么意思呢?
传统的旧宗教,不约而同都运用了人类崇信的力量,或者说信仰的力量。这里,信仰我是用来指称一种特定的心理机制,在这种特定的心理机制作用之下,都能够给人带来各个层面,精神、心理、意识、甚至生理,的效用。
那么,如果我们试图弱化这种信仰的机制,岂不是叫我们自动放弃一种极其有效的武器?
不 然,只要我们懂得信仰之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就可以明白,信仰本身之发生,是中立的,是不依赖于特定内容的,也就是说,你所信仰的,不管是耶稣还是菩萨,不 管是大仙还是神鬼,你这个信仰所能够发动的力量,都是有效的,而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把这个信仰的对象,通过教化,转向人们的内在。
所以,最初的局势很简单,就是如何转化人们的信仰,使得从向外的信仰,转向对内的信仰,使得在宗教世俗化的进程中,我们依然可以运用信仰的力量,当然,事实就是,我们无法不使用信仰的力量。
然后,在历史的进化展开中,我们就可以期望,随着信仰愈加内化,其作为一种可靠的力量,逐渐可以被用于人类智慧的长征。
【实例1】
汶川大地震这样的极端处境下,民众所需要的心理支持是什么?面对如此人间惨剧,所谓的心理学辅助是多么贫弱,我估计,会有各种宗教或类宗教的东西慢慢在500万人的一部分中占据领地,为他们提供一个劫后余生的稳定支持。
问题是,我们能否在进一步世俗化的命题下,为面对如此极端处境的人群,提供有效的宗教?
这是我此次来灾区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 Lee 在 Sun Jun 01, 2008 10:04 am
已经有基督教组织前往灾区,在给灾民分发食物时口口声声地强调:“这是耶稣给你吃的”。看来他们认为这是传教的一个好机会。只要有人随便或好奇地问一句:“耶稣是谁?”,那末,传教的机会就来了。
我也看到有绵阳市基督教会的人每到开饭时,开着一辆小轿车,从后备箱拿出几个大的保温桶,给灾民分食;还有不少和尚,用大粥桶和咸菜,给灾民分食。我相信他们会在考虑,怎样在灾区进行传教传法活动。
值得观察的是,在灾民回到各个乡镇的安置点,稳定下来后,随着解放军救助小分队的逐步撤离,宗教小分队估计会逐渐活跃起来。
新评论
13 years 2 days ago
13 years 2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