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生涯啊,得失啊,情绪啊,责任啊,理想啊,条件啊,等等等等,都是初级的问题。把它们都彻底解决后,所谓彻底解决,其实就是彻底抛弃,...彻底抛弃,当然不是指免责扔掉,而是指内心从那些乌七八糟的问题解放出来后,剩下一个清清爽爽的自己。
然后,你就面临最后的一个问题:能力的问题。
能力的问题很好解释,都是很实在的问题,没有半点可以玄乎的地方。例如,记忆,一堆信息你能否最短时间内记住;理解,很繁复的一堆概念,你能否最短时间内抓住全局和来龙去脉;创造,很艰辛的局势里面,你能否最短时间内找到全新的方案;...
所有这些,就是所谓能力的问题。都是些硬梆梆的问题。
我相信,任何人在专致面对学习或创造的任务时,都会遭遇这个问题,但,在你处理这些硬问题之前,是否足够清爽,还是有差别的。
差别就在于,你越清爽,你能越强。
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就是修行的一些效果。
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很容易效果被误用为目的。
但,从客观知识的角度,应该还是可言的。
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玄乎,就是很通俗的一个认知:内在的静定,能够实质性地提高人的认知能力。
因为所谓内在的静定,无非就是自我对于内在的知识,基于体证的知识,这种知识本身就是用来自我掌握的,而认知能力,同样是可以从这种自我掌握中得到增进的。
上述这种内在静定与认知能力的正相关,很容易会导致岐误。
所以换一个角度:认知本身用作修行的资粮,会更好些。
由 guo 在 Sun Mar 09, 2008 6:53 pm
彻底抛弃之后,为了什么来学习和创造呢?
比如说,一般人的想法是,每做一件事情,后面隐含着一个理由,理想,或者责任,随便什么。
彻底抛弃这些问题,我会有突然之间被抽空的感觉。
问到点子上了。
只要是我们基于任何某种原因而学习或创造,都是不符合学习与创造之本义的。我想说的是,只有当你基于学习与创造本身能够赋予你的滋养,而学习和创造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学习,和真正的创造。
或者直接地说:我们这个人,本质上就是用来学习或创造的工具,而不是供任何其他目的而驱使的工具,才用于学习和创造。
所以,你应该可以知道你那个问题,正是错误的关键之所在。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6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6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