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个反调。
从单纯思想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论语并不重要。
论语的重要,只是体现在社会学的角度上。
若从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其实管子远比孔子重要。我觉得孔子之所以在后来抬到如此高的地位,以至于有所谓儒家,被外国人不明就里地认为是中国之一门主体宗教,呵呵,其实是别有缘由。
我倾向于认为孔子在34岁或51岁时去找老子求学一事是真的,在《礼记.曾子问》《孔子世家》《孔子家语.观周》《庄子.天运》这些书里面都有记载。孔子对老子的崇敬也是可信的,因为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
读论语,一定要通读,为什么呢?因为论语是一个语录,而且是非常零散的语录。孔门弟子们记录这个语录时,比较吝啬,常常不交代对话的具体场景,当然,那个 时候也没有多么复杂的场景,是足以让笔记者觉得,不交待场景就没法说清楚孔子那一句句话的意思的,所以,要读懂论语,读得恰当,不做过度解释,就得要进入 那个时代场景,长时间地感受孔子那一句句的感慨。
是谓通读。
话说回来,《论语》在老子的视角上,并非最重要;但是在社会的视角上,却是极端重要的,因为它尽管不能提供终极的答案,但是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新评论
13 years 1 week ago
13 years 1 week ago
14 years 5 weeks ago
14 years 5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