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与修行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近期,有大巴的朋友很受此问题之困扰,故亟需予以澄清。
所谓学理,要点在于客观。然,客观固然是学理的目的,同时也是一种能力,唯有长期学养所致者,侵侵然可堪此能力:以客观之力,观于自然,观于自心自性,观于人心人性,观于群心群性。
而,所谓道理,无非是学理历程中的临时产物,可以说,作为动词的学理是永恒的,作为名词的道理是临时的。
因此,道理与学理是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的:对于日常生活者,其需要的是道理,一个令其明晰的道理足矣;对于进道者,其需要的是学理,是一个经由研习学理可进道的途径,任何道理在此途径上皆为临时的结果。
所谓修行,要点在于实作。既然是实作,就和学理有非常不同之处:学理可以范围六合,宇宙有多大,学理延伸就可以有多大;但实作,却唯独着意于你的脚下,才是有意义的。
因此,学理和修行的关系,是分阶段的。
当你是初始起步修行,那么你需要的就是道理,而不是学理;
当你自立自为于修行之途矣,那么你就必然需要开始学理之行径,以你独自一个人的智慧,来面向整个宇宙的莫测动荡。
大巴呢,我最初的立意,是一个研习学理的地方,但这个目的有些不现实;那么是否应该转换为一个互助修行的地方呢?
顺乎因缘之自然吧。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