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其说是生命体的结构单位,不如说是生命在某一尺度层面的组织形式。
1840年,Jacob Schleiden和Theodor Schwann基本建立了细胞的概念,但其普遍性,是在50多年后的Cajal,应用银染法展示大脑组织同样以细胞作为组织单位之后,才确立的。
其实,从系统学的层次效率原理的角度来看,细胞这一组织形式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无法绕过这个形式。
所谓层次效率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而直观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一块表是由100个零件组成,那么从零件组装为表可以有两个策略:1,每次取100个零件,直接组装为一块表;2,假设可以把表划分为由10个部件组成,而每个部件由10个零件组成,那么,可以每次取10个部件,先组装为一个部件,等把所有零件都组成为部件之后,再取10个部件组装为一块表。
考虑到组装过程中,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连接,以及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接,所涉及到的信息过程,经过适当的计算和判定,可以表明,第二种策略比第一种策略,更有效。
生命过程的效率,可以按照多个侧面来进行考察:
1,作为一个生化工厂;
2,作为一个运动机器;
3,作为一个信息处理机;
4,作为一个自我复制机。
不管从哪个侧面来考察,在效率的驱动下,细胞都是必然出现的一个层次。只不过,细胞的物理进化成型,仍然是一个未知的过程,效率驱动,只是一个可能的线索。
细胞组构的物理机制
1,扩散;
2,液态自组织结构;
3,
新评论
12 years 41 weeks ago
12 years 41 weeks ago
13 years 45 weeks ago
13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36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