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进(1881~1955)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一位因在天主教内传播进化论被教廷放逐到中国的法国神父,德日进是其给自己取的中文名。
我知道德日进,是在念考古学的时候,因为他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开创者之一,是北京猿人的最早研究者之一。很快,我就发现,他其实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思想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只不过,通常的学术史没有给予他恰如其分的评价,而已。
在某种意义上,德日进与阿罗频多,两人几乎是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也是思想上的殊途同归者。只不过,阿罗频多是从印度的传统修证出发,而德日进,则是从古生物学与进化论出发。最终,两人得到了方向一致的思想结论。
当然,从思想史的背景上看,两人都是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思想界最为流行的进化论的影从者,比他们略早,有柏格森,与他们同时,还有怀特海,都具有类似的精神气质与趋向。
但是,与阿罗频多相比,德日进缺乏一个扎实的根基。
对于阿罗频多来说,传统的修证,是可以提供一个扎实的根基,用于获得足够深刻的洞察力,从而无碍地观看到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
对于德日进来说,作为他的出发点,古生物学与进化论,特别是把进化论衍生到世界的其他对象,是一科学的论题,但是,即使是今日,科学尚远远缺乏足够的能力,把进化论衍生到世界的其他对象。这就导致,德日进只能使用不可靠的猜测,来想象某种进化的图景。这个状况导致德日进缺乏扎实的根基,并成为了德日进的致命缺陷,使得其不得不止步于一个臆造思想的境地。
同样的窘迫也发生在伯格森与怀特海身上,不管是伯格森的哲学倾向,还是怀特海的数学倾向,都无法给他们提供足够扎实的根基,也就无法提供更进一步的洞察力。
所以,从这几个人的比对中,只能说,到20世纪上半叶,科学尚不足以提供比传统修证更为深入的智慧基础。
那么,今天呢?基本的境况仍然没有本质的改观,因为科学在20世纪后半叶,并无任何革命性的进展。
不过,我们今天最好的选择,仍然是,从善如流。
新评论
13 years 5 days ago
13 years 5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