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最近几年新出的这套自然科学大辞典系列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学共五个分卷。我最先读到的是数学卷,因为手头苏联人写的《数学百科全书》,是个大宝库,有千般好万般好,唯一不好,是按词条字母顺序,不适合通览。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尽管有词条的分类目录,但正文还是按照字母排序的,还有内容偏旧的问题。看到这本《数学大辞典》,词条完全按照知识树分类编排,词条深度虽然不如《数学百科全书》,但基本的内容都有了,一卷在手,覆盖到了现代数学的不少领域,非常适合通览。王元在序言中提到了《普林斯顿数学指南》,本书作为大辞典,显然内涵丰富性与组织性上比不上它,希望未来能有作品不满足于干巴巴的辞典,能更好地展现数学的内在发展逻辑性。
因为对数学卷的好感,随后找来《物理学大辞典》,同样是按照分类目录编排,但是由于物理内容相比数学,文字叙述比重要大,这时就对著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诸如把概念的要点讲清楚,知识的要点不能缺,至于逻辑性的要求就更高了。遗憾的是物理学卷要我给它打六十分,有点勉强。比方说词条“哈勃天文望远镜”,这么重要的一台设备,几乎全是废话,设备的主要参数、主要工作全无。唯一可用之处,就是相比《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有很多新知,词条按照知识树分类编排,适合通览。
后来又陆续入手《地学大辞典》、《化学大辞典》、《生物学大辞典》。地学因为知识本身的叙述性强,该卷基本做到了有详有略,一卷在手,与我们生活的这个行星有关的已知知识纷至沓来,实在是好看。化学则更加具有集邮的属性,人类所创造的新物质,大体搜罗殆尽,尤其是能以一知识树,予人以统观,也是赏心悦目。
最令人失望的是生物学卷,本系列其他四卷都是词条分类编排,唯独此卷纯以字母顺序编排,尽管其编委会是按照领域分组的,令人好奇为何词条不顺势也按领域分组。读其序言,感觉编著者一开始就是把这本辞典当作常见的英汉术语词典来做的。体例未能与其他四卷保持一致,大败笔其一;几乎所有词条都非常干瘪简单,缺乏血肉,败笔其二,也印证了编著者做术语词典的主旨。
最后,这个系列我翻阅还不是太多,就发现多处错别字与写作不严谨之处,例如生物学卷一开头,词条“吖啶黄”,把“黄色染料”写成“黄色资料”;物理学卷的词条“相”,把“热力学参量”写成“热为学参量”;词条“组元”,“不同相之间所包含的组元数不一定相同”里面的“之间”应删除;等等。诸如此类,反映了相关工作不够严谨,作者写作也不够严谨,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地方。
当然,中国科学界能够做出这一系列大辞典,仍然是值得赞许的,其对中国学术的进步是有功的,至少对普通读者如我等,非常有用!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