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000年前的人怎么可能切实地了解2000年后的人们的生活处境和意识观念,从而设计出能够被现代人接受的剧本呢?那一套神化剧本都是为2000年前的当时的人设计出来用来讲道理的,有效了差不多2000年,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现代社会,特别是由于科学在300年前出现的缘故,才逐渐冲击到了那套讲道理的戏码的合理性,还运用那些戏码是已经非常苍白无力的了
真正讲,佛经里面非常精粹,只是纯粹从理上去钻而没包含太多戏码的,并不多,金刚经则可以说是非常透澈的,直抵这个世界本质的一部佛典.
金刚经的主题,就是:如果这个世界存在终极的真理 ,那么这个真理当然还是得用言词来表述。但言词本身必然构成我们每个人理解真实的障碍,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做到通过言词而达到真实的最高境地呢?金刚经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的.
所以我打算重新整理佛经,就是把里面的那些戏码统统直接去掉,只剩下直接讨论问题的部分,然后用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甚至引申.
金刚经
(参见金剛大義)
闻
肯定是听闻一些用语言表达的东西.
我闻,是描述:我听说了一些道理。这样一种景况.但,“我听说了一些道理”永远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每个人都曾经都可以听说最深奥的道理,但差别在哪里呢?
差别在是不是达到了“如是”的境界.
如是
是一种最高的去试图理解的态度.
就是当听到一种道理,要让它真正进入自己的精神,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进行自己的判断,就一定要让自己处于“如是”的入静的状态.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入静的状态呢?因为,如是,就是如此,就是“啊,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是拒绝了进一步的言语和逻辑的,纯粹的去触摸事物本身的一种状态,只有基于那样的状态,才是真正的具有精神判断能力的状态.
只有在那种状态里面,你才能说,你是在认真思考的,那样思考的结果才是能够让你踏实落实的.
所以佛经里面弟子在开始讨论问题之前,总是说“如是我闻”,就好像说,“同学们,让我们进入一种状态,集中最大的精神,开始上课了”.
应云何住
所谓心要住下来,应该是什么意思.
云何降伏其心
所谓降伏其心又是什么意思.
住,
就是你得有行有止,才有所谓住所.
应云何住,
就是何住应云,就是“住哪里应该怎么讲”的意思.
这个问题怎么来的呢?就是一般讲精神的道理,总是喜欢强调你要让自己的心思停下来,要让自己踏实地安详地抓住本质,要降伏自己内心的狂乱.
那么这些话语,这些道理,究竟是怎么个意思呢?
金刚经一开始就是提这个问,讲的都是我们最切近的最需要的道理.
前面“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句话玄奘,也就是著名的唐僧,是这样翻译的: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唐僧加了一个“什么叫修行”,更加具体化.
接着是佛对那两个问题的回答.
他直接地用了两个“如是”作为回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就是这样一种口气“应当如此才叫住,应当如此才叫降伏其心,同学们啊,集中了注意听啊!”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就是所有一切你所能够在心里面出现的对象,你所能够想到的东西,他几乎完全列举了出来:若(就像的意思)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这些属于大自然的对象;
若有色、若無色,能够成为你的视觉对象的东西和哪怕是没有成为你的视觉对象的东西;
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这4个词组基本概括了一般人所能够具有的一切心理活动内容;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想,就是你明确想到了的东西,无想,就是你“没有想”这个状态本身,非有想,就是对有想的否定的那种实际还是“想”的状态,非無想,就是对无想的否定的那种实际还是"想"的状态,哈哈,是不是有点绕,但是不这么绕,无法把人的那种内心活动完全地概括出来。
好了,列举完了所有你所能够具有的心理活动,接着就是: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是说,我把所有这些东西都让它们进入“無餘涅槃”的境界,从而达到消灭和度化的结果。"無餘涅槃"是一种入静的比较明确的程度的描述.无余,就是形容这种涅槃是非常完全的,而涅槃,就是一种含义明确的特定的入静状态,对于这个状态佛经里面有特定的说明。
好了,似乎这句话就回答了那前面的问题。不然!最有意思的是接下来,佛说: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象这样子把一切的一切都消灭和度化了,其实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东西被你消灭和度化!
何以故?須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須菩提(佛问这个名叫須菩提的弟子)
没有“如是”噢,同学们,要集中精力噢!
所谓修行就是让自己的脑子通过不断地入静和思考,而获得真正的智慧。
下面这句话,是金刚经第一句最关键的结论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菩萨,就是指达到最高智慧的人,不是指神化的特定的某个人。如果一个所谓菩萨产生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叫菩萨了。
是啊,他接着下面就说啊“須菩提啊,菩薩对于“法”,应该没有所谓住的意思,而是布施的行为当中存在着。須菩提啊,菩薩应该象这样子地布施,应该根本不住在任何的相当中”
什么叫布施呢?注意了,这个布施绝对不是施舍钱财的意思。
简要地说,就是应该无所住。
且慢,什么叫相呢?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这些都是非常深刻的概念。
而最关键的一个概念,就是布施。
新评论
13 years 16 weeks ago
13 years 16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3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