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喜欢说话的人
妹妹的女儿出世刚半年,我得以第一次观察到一个人是如何进入这个世界的,而那个过程每个成年人都已遗忘。
如果你对她发出声音,或对她作出某种动态,或只是对她笑,她马上会看到你,然后用笑来作为回答,有时是轻笑,还摆摆头;有时是呵呵的笑,还使劲地蹬腿;最近些天还突然增加了对着你“咿呀咿呀”发声的节目。她在尽力用她的方式和你交流。
交流于人的重要性,或者正好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个了解人,或者说了解自我的足够好的途径,那就是:
我们竭力使用言语来表达的是什么?
我们专致理解言语而获得的又是什么?
就顺着人的言词而入,或许我们能够窥探到自己生存的一点真相。不过如此棘手的问题最好还是直接到现场去寻求答案。那我们就去找一些典型的场景。
[场景1]
下面是随手在一个BBS上面找到的一段发言:
我们知道在很多事情上大人的想法未必比得上小孩子正确,因此我就想起一个很早就有点困惑的问题:你是否认为你现在的爱情观、价值观、世界观比你以前更正确?
如果你认为是,那么你凭什么这么认为呢?
你凭什么认为你现在的想法比以前更正确呢?
你认为你现在的想法比你5年前或10年前或者你小时候的想法更正确吗?
你30岁时会比你20岁时的想法更正确吗?
你50岁时会比你现在的想法更正确吗?
如果你不这样认为,那你有必要为一些事后悔吗?
自己也觉得自己的问题有点奇怪,有点虚无飘渺,但希望战友们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呵呵!
后面有一条回复:
价值观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世界观和爱情观的展现都要落实
到价值观之上,要达至义无反顾的人生,我想首先必须认清自身所希望的实质价值为何,次重分明地了解它,要不然受到懊悔的折磨是在所难免的。
这段对话里面出现了这么一些关键词:
想法 正确 爱情观 价值观 世界观 人生
“想法”在这里是个挺严肃的字眼,人是一种有想法的动物,或许,可以干脆说,有想法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主要特征。即使某人从未跟别人说起过他的想法,但从旁边来看他的行为历史,我们还是可以约略看出来支配他的行为的想法是存在的,否则,他就会被一个普通的观察者断定为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
新评论
13 years 15 weeks ago
13 years 15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3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