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的建立
____________
(三年前的一个残篇,放这里,便于继续写)
____________
何为内景?
人在感知中的存在,是奇特地双重着的。不过对外的单重的感知性多半早已经把我们堵塞住,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就是我们所称为的世界。
然而,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这个时刻进行着的事件本身,无论是经由眼睛、耳朵、鼻子、口舌、皮肤,还是意念,更给予我们一个赤裸的关于我们自身的存在的感知,这个关于自我存在的感知图景,就是内景。
历史的经验与修途
一些词汇
所谓自我的存在,既是我们最重要的依靠,又是我们最感茫然的物什,因此任何要对那个存在物攫取一点什么概念的企图,皆是立刻地陷入如此的境地:我们习惯于把自己面对外部对象世界的态度用于任何可能的内在事物,于是刚刚获得的内在感知性,于瞬间流失,因为我们仍然让自己退回到了外部世界。
但,那只是习惯的力量。
下面我们极端谨慎地依靠言语,来分析那样一些闪现着吉光片羽的源自对于内在事物的捕捉的词汇,期冀有助于我们追踪到那条进入自我黑天的暗栈。
神气与胎息
甚为精悍之上下文说明在所谓《胎息经》,故诠释如下: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使用胎这个字,显然是试图借用其孕育生命之器具的涵义。成形乃谓器,所以胎是结成的,但胎终究非器,气伏而后结为胎,关键的是,在同时反过来,气也在逐渐结成的胎中呼吸息止。
因此,胎和气,是一对器用相生的范畴。
【气从身来谓之生,神气离形谓之死。】
生和死,更是一对无时不在的相对的概念,对于生死,我们从外部世界就已经获得鲜明的概念,即使在我们自己身上,生死是时刻进行着的相伴的现象。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
神气自然可以一体言之
【神行即气行,神往即气注。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神与气呢?又一对相伴的概念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
【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何为神气?
不妨从生死上看,神气离形谓之死,因此神气者,人在除却生理器具之外的所有而已。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