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的刘基传比较简略,不过有郁离子一书可以用来窥测其人。
刘基有几个要点:
1.博闻多识,家学渊源固然是一个原因,他自己聪颖还是关键,因为站在他那个时代,所谓学问,只有很少的几个要点,抓住了那些要点,想通达并不难;
2.外儒内道。他整个的一生,起始的构架是一个期望经世致用的儒生,但他的内在手段,则到后来,特别是到50岁时去辅佐朱元璋开始,演变为精悍的道家气魄。可惜的是他在老到上不如张良,竟未做到安乐辞世。
然后,不妨比较下刘基与明中叶的王阳明。
年轻时,两人都是汲汲于功名之徒,刘基是受限于元朝蒙古人的忌讳,王则受制于权宦当朝的黑暗。但,刘基生当乱世,说得好听是一种激荡的环境,说得不好听,是沸腾而浮躁。因此其学习取向在于实用,在于争先手和大势,以避凶趋吉。而王阳明呢,则是处于一个沉闷而黑暗的高压环境里面,社会的先进份子,不能有太多的行动,就只有向内求进步。王阳明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压环境下,特别是在他自己个人的生死流离途中,向内走到了一个相对明澈而稳定的位置。
这样一个大的历史环境的不同,导致其中的人,也是各显胜场。
同样是征战生涯,刘基竭尽谋士的职责,而王阳明则负有全部的督率职责。刘基眼前是将倾之大厦,人人都以求生存,找机会为急务;王阳明的眼前则是一幢老宅,需要新鲜的能力,为老宅续命。
刘基的学问,最值得关注的是关于谋略,天文,兵家等部分。对于刘基来说,最需要认识清楚的,是朱元璋这个非常缺乏学识基本素养的草民,因此刘最需要的,是一种冷静的周旋态度,无论是严肃的战场上的战术战略,还是私密的对朱元璋解梦,都在背后存有那个态度。
大体上,刘基是承学而应用者,王阳明是筑基而独行者。
新评论
13 years 5 days ago
13 years 5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