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何以小须不是直接开口就提问,而是先要陈述自己的圣念在生发呢?
这个圣念的在,或者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个“在”的感受,就是“如来”,是我们阅读本文到此刻必须要发生的第一件事。
如果这件事情到现在还没有发生,那么你现在就是不具备精神的人;如果这件事情发生了,那么你就有了条件开始精神进步之旅。
可惜的是,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够启动这件事情。
什么事情?就是升起圣念。
何谓圣念?
问你一个词,神圣的意思你了解吗?神圣的感觉你有过吗?不管你因何而感觉神圣,只要你还对这个词有感知,那就是说,所有能够对这个词有感知的人,都有过的一种共通的内在经验,这种经验就叫 圣念。
我们先不要问,大家各自以何为圣的形象,不管你是什么宗教的信徒,还是一般的求学者,或是无宗教者,都总会有庄严神圣的情感。正是这种先天的情感,导致了,也保证了,我们人类的精神还可以向上走。
诸位,老佛原来不是说的“一切的生命现象”,因为,要用一个词总括一切而不想有所遗漏,实在有些勉强,所以老佛的做法是尽可能地例举,例举一切有关生命的现象,注意,是现象,凡属现象,必然生自我们作为人的感识。这个感识,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物质对象的起源,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生命对象的起源,也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存在心理与精神对象的起源。我们感识到这一切,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现象。
因此,我们要改正自己面对这个世界而生存的态度,入手处,就是这一个感识!
如何改正自我?既然知道此刻自我这个感识是有错的,何不全然寂灭它?
但,寂灭,是不够的,也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们的感识,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生命活动,犹如我们的心跳呼吸,须臾不可中断。因此,老佛说的是灭度,而不只是灭,后面还加了一个“度”的意思,就是“度上”、“度过”,寂灭此一刻,度到另一刻,另一个新的什么。
那个新的什么,在那里,因此,其实没什么被灭度。也就是说,我们的感识本身,被更新了。
感识本身,是有别于感识的内容的。
感识的内容,是我们感识到的东西,看看自己,我们一般都是把我们感识到的东西看成自己的。因此,我们也就是丢掉了作为感识之主人的自己。
要把感识本身从感识到的东西里面拔出来,是存在诸多方面的巨大障碍的,老佛总结归纳为这么几个方面的障碍:
关于自我的感识;
关于他人的感识;
关于众生的感识;
关于时间的感识。
我们在这四个方面的感识,构成我们把自己拔出为感识主人的最大障碍。
让我们在这里多停留一些时间。
我们来看那四个方面的感识何以构成我们最主要的障碍。
关于自我的感识:
任何时刻,我们最常有的反应,就是“我 应该如何...”,比方说:
现在,我该去上班了;
一个关系好的人叫我,我马上应答;
一个关系不好的人叫我,我烦他,爱理不理;
一看窗外天气恶劣,我该有点点心烦;
早餐吃多了,肚子有些涨,我该有点烦;
我坐很久了,懒得动;
...;
任何如此这般的,生出“我”的反应,都是关于“我”的感识,我们在世的每个时刻,基本都是浸泡在这个自我里面。
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我们以“我”为主体,对外界做出反应,所以,这个“我”,是注定了要陪伴我们一辈子。但,要紧的是,我们这个生存当中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源于这个“我”只是浸泡在这个“我”里头。而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你要把你对这个“我”的感识本身,从所有这些个感识的内容里面拔出来。
这一拔不得了,你立刻静定下来,你立刻感受到了自我的源自高上的力量,当下,你的感识象默然的春天,开始融解严冬底下的冰。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