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不能在理性的基础上追求精神进境?
这事情有几个表现:
1,完美的东西总是存在于过去;
2,存在一个完美的人格对象,一个你可以面对的他者,例如佛,上帝,先知,等等,他的任何教诲,每个字都是不容质疑不可更改的真理;
3,把经典放在完美的牌位上做完美的诠释;
....
因为人类还有虚弱。
还剩下两问题:
人类可以不在理性的基础上追求精神进境吗?
人类为什么非得在理性的基础上追求精神进境?
简单回答:
1,人类一直有不在理性基础上追求精神进境的方案,所以释迦牟尼才很痛快地说,“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2,因为理性是智慧的初阶入门门槛。
问:只是与历史比起来,现代人是否变得虚弱?
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动用统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副好的看历史的眼睛。
我个人的看法是,2千年,在人类过往的以及未来的历史里头,都只是很短的一个间隔,在这个短短的间隔里,人类整体的精神程度,只来得及起微小的变化。
至于把2千年前左右,世界范围内几乎同期出现的一些人物,老子、孔子、释迦牟尼、Zoroaster、默罕默德、耶稣、等等,视为人类过往和将来整个历史至高不可逾越的精神成就者,我认为是不对的。
新评论
13 years 6 days ago
13 years 6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