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我其实只是在用现代的语言,重复了一下前面老佛的话:
“我们存在并活动于此世间的心灵的一切,我都令其为干干净净的空,而灭度它。
如此,而灭度一切,一切被灭度,就是没什么被灭度。
这是什么意思?小须啊,我告诉你一个判别准则:如果我们所能攀至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菩萨,是具有我相、人相、众生相、或寿者相的,那我们其实就并没有达至菩萨的境界!”
至此,我们可以了解,佛学,在金刚经的阐释里面,是一个彻底的宗教。
这是在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提示呢?
就是,庄严,神圣,这种情感,固然最初是我们针对诸种境况而生的反应,但,如果我们足够敏锐的话,应该能够意识到,这种情感,它本身就是我们人类,或者我们自己,未来的,或者说将降临于你的,核心价值。
这种核心价值,本身绝对不需要我们凭籍什么才能获得,或者说,恰恰相反,我们的修行,正是要做到去掉那些凭籍,一丝一毫都不要剩下,就自主拥有。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初阶的描述,因为这个“庄严神圣”感本身,也就是老佛所谓的菩萨相,也是留不下的。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说,一开始,你就必须启动圣念。其他的言语,都在这后面。因为我们的讨论,不是道理,而是你的修行本身。
老佛继续说了。
“小须啊,世间所有的法、所有的道理、所有的启示、所有的转化、所以的领悟、所有的心灵帮助,菩萨都只是做为布施,来用到大家身上的。菩萨做布施,是行而不住的。
什么叫行而不住?就是菩萨只是根据大家的具体需求,来做真正给大家帮得上忙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还需要在一个具体的事情当中,去获得启示、去了解道理、去获得领悟、去领受心灵的帮助,所以,菩萨也会降落到一个具体的事务当中,以具体的形态,来帮助你获得启示。例如,假设语言对你有作用,他就会滔滔不绝说有用的话;形象对你有作用,他就会采用能够令你生发启示的形象;你能够领会道理,他就会讲解道理...,不管什么形式,他都只是去做,但,记住,他的真实目的,或者说,他的真实面目,并不是他所降落的具体事物当中所展现的样子,他并没有居住在我们所知的任何具体事物当中!
小须啊,你说虚空是你能够想像的吗?”
“虚空没法去想像。”
“对啊,菩萨的布施,行而不住,他可以在你所处的具体事项中降临,但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务。那么,小须,你说,你可以具体描述如来给你的感觉么?”
“老佛,我没法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描述如来。”
“对。如来,或者菩萨,不管你看到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样子,那都不是他。”老佛说,“一切我们日常所缠缚其中的具体事物,都是虚妄的。面对那些你日常所缠缚其中的任何具体事物,如果你都一眼看到了它们的虚妄本质,那么你就几乎要看到如来本身了。”
何谓庄严神圣?
大放金光的样子就是吗?表情肃穆的样子就是吗?神迹彰然就是吗?法力无边就是吗?道理圆通就是吗?...
凡是你所想像得到的,都不是。
庄严神圣,就是,庄严神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由于一些具体的细节,受到触发,而发现自己的至高境地,但,切记,那个至高境地是本来如此的存在,而不是依赖于那些触发它被你发现的细节。
那个至高境地,是在展示你的本质。
如果,你体认到了,那就是你的本质,那么,你还需要如何如何地折腾自己吗?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