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临去世之前,自书“悲欣交集”,可知其不是到底的人。
到底的人,自知自明:该弃的要弃,该留的会留,悲从何来?“欣然”一词,足矣。
这个“该弃的要弃,该留的会留”,如何知会到?空明洞极,自知归所。
一件大袍子穿了快百年,还舍不得换新的?
我们的问题只是,我们是否只剩下那件袍子在这里。
不要说什么转世轮回之类的,皮相之妄而已。
我们的问题只是,我们是否只剩下那件袍子在这里。
我是觉得,我们都应该静夜反思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此地所拥有的全部东西,是否仅限于那件袍子?
我所谓的袍子,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就是一个人死去时,所不得不丧失的东西。
然后再问,一个人死去时,失去了什么呢?不是全部?还能够剩下什么吗?
我说你失去的就是那件袍子,其实并没有回答上面的问题,而是把答案留给你自己来回答:当我们死亡时,肯定不得不要丢弃一些东西,那么,是不是丢弃那些东西之后,我们就全然没有了?还是,我们还能够像一个只是丢弃一件旧袍子的主人公那样,换一件新袍子,继续一个生命的事业?
没有任何人能够回答你,除了你自己!
因为,这是一个依赖我们每个人自己来回答的问题。
我这么说,是不是暗示,存在这么一个换新袍子的可能性呢?我觉得没有任何人能够否定,一切只是有待实现的可能性。因为这个宇宙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现象,或者说,是一些事实,它不是早已经存在在那里的,而是被实现出来的。
但,最主要的是,那实现,看起来只能通过实现本身来表达,而不能通过未实现的揣测来描述。那么,人类的最高智慧就体现在这里:如何自行寻找到那个方向?
我认为,这是修行里面高阶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莫要过多玄想
新评论
12 years 42 weeks ago
12 years 42 weeks ago
13 years 46 weeks ago
13 years 46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3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