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有存在在那里。
对于那个存在,我们经由种群与个体的历史而拥有一些经验。
我们的经验告诉自己,这个宇宙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对这个宇宙的感知,如果把这本身看作是一个宇宙事件的话,该事件就一直是处于生发的进程中。
这,就是我们主要的处境。
这个处境的要点是,我们对那个存在的感知、认知、思想、...不管如何说,都属于那个生发中的事件进程。
关于那个事件进程的趋向,存在多种的说法,但不同说法之间的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的相同的地方:都是以推进该进程为趋向。
那么推进该进程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全力推进该进程,是人类这个物种最重大的进化选择。最初,人类选择智慧功能的增强,而不是选择其他生理功能的特异性增强,来作为对生境的应对,例如攀援型的类人猿,选择的是特化自己双臂甚至尾巴的树枝间的攀援功能。当然,我这里说的选择,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自我意志下的选择,而只是指一个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选择。
这么一直看下来,就知道,我们人类已经是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我们愈是由这个选择获得物种优势,愈是更加凝练为自我意志下的选择,这,即是人类文明史以来,我们对于智慧、知识、精神等等,不懈追求的根本原因。
明白了这么一个历史的背景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比较恰当地理解这个进程的实况了。
首先,有存在在那里,这是我们的一个最基本的认知要得以发生的初始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会导致认知紊乱,一种认知障碍甚至精神病变,这种病例是有案例可究的。
然后,就是我们自己与那个存在发生交互作用。
这个交互作用,是迄今为止人类最神秘的部位,但,如果我们从这个交互作用最原始的形态看下来,也并不是不可救药的神秘。
最原始的形态如何呢?随便就可以有很多例子,例如一条流浪狗,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会有人给他喂食,就会定时定点等候。这个知道,与人类的知道,当然有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方,但也有本质一致的地方。我们所谓的掌握事物本质...不管用什么辞藻,都与狗的那个知道,是同一个方向的事情。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暂时不涉及那个交互作用发生的细节,就一言以蔽之称呼为人类的感知。那个感知,永远是我们面对存在时的第一反应。
但,我们人类相比于狗,还发展了很多后续的技术,使得我们的感知得以迅速发展下来。
对于后续的技术,可以有精细的描述,也可以只做粗略的描述,但大体的环节是一致清晰的。
例如,可以使用王弼的那段话,“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就是说,感知所得到的就是意,由那个意生出象,大体上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概念,或心理态势。然后就是由象生出言,就是语言的叙述。这个顺序是对的,但有必要对于中间的环节予以进一步的阐述。
前面说了,我们面对存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显然,有了那个第一反应,对于我们之所以要启动认知进程的目的是不够的。面对存在,我们最终需要的是通过我们的行为来实现自我的意志。
所以,现在,我们来看,如何从那个第一反应,走到那个最终目的,这是我们的一个完整的生存程序。
面对存在,产生第一反应,这个步骤显然是不可或缺、不可跳过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第一反应决定了我们全部后续成果的质量,因为,我们任何后续的技术,都无法增加我们除了第一反应之外对于存在的感知内容。
然后,我们对自己的感知,形成一个稳定的心理态势、意象与概念。
然后,我们使用所谓的语言,来表述我们的心理态势、意象与概念。
然后,我们的语言承担了个体之间交流的功能,也承担了记录的功能,或者说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交流的功能,由此,我们能够迅速扩增我们的个体经验,从而回到我们的起点:我们因此而增强自己的第一反应的能力。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程序。
但,似乎我们还没有提到如何走到那个最终目的。人类的实况是,我们常常是,从上述的每一个环节出发,都可以启动行为的实现,以完成自我意志,差别只是,实现的不同程度和层面。
暂时不讨论上述过程的任何细节,但大概的框架就是如此。
最后,我们就可以把一般的疑惑放置到上述框架里面,而得到初步的澄清。
1,所谓体悟,无言等等,就是指我们的第一反应,大量的教义要求我们回到第一反应,其正当的理由在于,我们的第一反应决定了我们后续的一切认知成果。但很少得到阐明的是,那个第一反应的能力,应该如何得到实际的精进。
2,语言,仅仅只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其之所以给人类带来困扰,在于语言作为人类纯熟而清晰的功能,我们一般人很难把这个功能本身置于感知的对象位置。
3,人类的进化目的,是增强那个感知的能力本身,从而扩增人类在这个宇宙中的存在。
4,数学就是数学,不单纯是语言。
......
新评论
12 years 42 weeks ago
12 years 42 weeks ago
13 years 46 weeks ago
13 years 46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3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