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总是在不当地使用它。
要使用这个生命,是我们的必然。但,从使用的角度来衡量,是否得当,则是很少有人很少有机会想到的问题。
从使用的角度来衡量,更分明地说,就是,你生命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要意识到是一个主体在使用的结果。
这个意识其实是不简单的,因为,在你一起身找指甲剪的当口,你是否就意识到了,你这是在如何使用你的生命的?...
所以,使用,是无巨细地覆盖住你的全部,包括日常与独立时的一切细节。
然后,当你都明了了这个使用之后,你才会开始醒悟,你的生命的几乎每个细节,都有不当之处。而,如此的使用,能不走向衰亡吗?
如果,我们把对于日常的观照,都学会纳入正当使用的范畴,基本上就可说是入道之门了。
纳入正当使用的范畴,就是说,抓住每一个你能够抓住的观照对象,问自己:
这是否属于正当的使用?
如何才是替换它的正当使用?
这两个看似笨拙的问题,其实蕴含了人类全部的精神秘密和权能。
首先,你能够抓到多少你的当下?或者说,有多少生存的细节,能够被你不着印痕地观照到?
这是一个渐进的能力增长过程,经由各种精神的训练,例如入静、禅观、证悟、等等。
然后,是看你能够有多大的力量,站到一个“这是一种使用”的角度上去。
有过入静观照经验的人,可以回顾一下,尝试一下,如何把自己的观照,做到洞察其为一个使用。
比方说,此刻,我觉得自己坐得有些僵了,便知晓了:我的体态与内在都在渐入一个僵迷的状态,这个使用的主体,该冒出来,鲜旺而出。
这个使用的主体,是什么?是一个内意的健旺,跃起,而重新掌执全身的生理心意。
这是一个极简单的例子,所以随后的该当如何,也是简单易明的。
再举一个稍微复杂些的例子。
假设你正处于一个昏庸的日常状态,你是否有机会栗然惊起?然后看到自己全方位地在各个层面上,都不正当地使用自己呢?如此观照之光,如果能够即刻射入你此刻生存的各个幽暗角落和洞穴,你就有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机会,而无需陷入各种常见的后续反应,例如哀伤、疑惑、软弱、纵肆、...
新评论
13 years 1 day ago
13 years 1 day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