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意义,是困惑很多希望认真生活的人的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导致常常不得其解。
一般思考此问题,人们常用的定式是:是否产生了效果。我做一件事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就是,这件事是否产生了结果,或者效果。这个思维定式的形成,就是因为缺乏抽象的反省,本质上,也是人习惯功利思维的惯性。
--我的生命是否有意义呢?要看我的生命产生了哪些作用,如果我一生默默无闻,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产生任何作用,那么,我这一生就似乎是无意义的了。
--进一步推广上述思维,人类的生命又有何意义?如果人类只是地球上偶然产生的,或者,如果人类在未来某一天全部灭亡,或者,整个宇宙都有可能不得不毁灭掉,那我们现在折腾来折腾去,又有何意义?
凡此,皆是因为你未体悟到存在本身的意义。
这个命题让我想起一部法国电影《第八天》,讲一个智障患者的生命感受,非常值得推荐。
主人公是一位全无机心也缺乏常人思维能力只留下最质朴的感情的年轻男性,他在自己一个人的生活里最喜欢做的动作,就是紧紧地抱着一棵树,或者是埋头躺在草 坪,感受树的呼吸,倾听蚂蚁的私语,...他这么一个人,表面上看,是被所有世人所遗弃,但他就是凭藉这对存在之意义的粗浅体悟,而活着。他的这种生活态 度,使得一个与他偶遇的在尘世中非常有作为但陷入生存困境的银行高级职员,全然更新了对生活的体验。
存在,这是你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第一就必须要认识到的事情,但我们常常反倒是给忘记了。
在我们已知的这个宇宙里头,我们人类是最复杂最高级的存在;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我们都有一定的机缘,体认到自己存在于此时此地的美好。这,就是无可动摇的存在。
这个存在我是承认的,但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按照一般的思维,要追诉这个存在的意义,就得看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哦,不对,存在给我们带来了一切...换一个问法,得问这个存在,如果将来一切俱灭,我们每个人都肯定是会灭的啦,人类说不定也同样会灭的啦,那么,就说明现在的这个存在没任何后果,那,又有何意义?
当我们问到这个地步,就得知道反省自己在这一系列思维里面所使用的定式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认为一件事会导致另一件事,才会觉得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呢?如果这件事没有导致任何结果,这件事最终就只是独立的一件事,那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至此,我希望你能够领悟到,追寻一件事的后果,非得要使得自己所从事的一件事能够导致另一件事,其实只是虚幻的思维定式。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表达了宇宙的一个可能性的实现,这个实现的意义,并不需要导致任何后果才能认为其有意义。
这个宇宙,包括我们的一切,暂且,就认为它就是一个宇宙,至于还存在别的什么,不是我们可以询问的问题,否则,我们就进入一种病态的思维。
那么,这个宇宙已经包含了足够丰富的内容,足以让我们认为,现在这个宇宙,就已经是有价值的了。好,这就是我们获知存在的第一步。
然后,在这个茫茫宇宙之中,我,一个人,即使把我这一个人推到一个极端的情境,使得我这一个人和这个宇宙的任何其他部分都不发生关系:我生,我死。然后, 我还是要说,这个我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个我存在过,而,只要这个我存在过,那就是以我的这个存在,证明了宇宙的一个可能性:这个宇宙可以出现这么一个人。
虽然,这个我没有与宇宙的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关系,但是,只要这个我存在过了,就等于是向宇宙证明了一点:我存在过了,就等于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仍然有可能再次出现我这样一种存在物。这个可能性,已经因为我的存在,而不容置疑了。
当然,这个立论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我,不具备宇宙中的独一无二性。其实,即使这个我具备了独一无二性,那同样地可以说,这个我,就是这个宇宙的一个独一无二之可能性的实现,我同样名列这个宇宙的内容详表之中。
我们人类,正是如此,以其存在,实现为宇宙之中的一种可能性。
而在我们人类之中,最有意义的,正是那些不甘复制大多数个体的少数人,他/她们,以其居于人类之前锋,构成这个宇宙最有意义的实现。
这样一些人,并不需要造成何等之后果,而只需要他/她们存在。
但,这样一个宇宙整体的情势,仍然对一般大众是无法有切身体会的,更难以因此而彻底改变自己对于“意义”的理解。
马上,会有人说,我如果做不到最前锋者,那我的人生岂不是还是没什么意义?
这一发问,仍然还是在使用前述的那一思维定式:我这一生所能够取得的成就,如果不是在人类中为超群者,岂不就还是没有意义。这样就是把做自己这件事,和与人群他人相比较成为前锋,做勾连。这样一个思维定式,就仍然是没有体证到我所谓的存在本身的意义:
你,在这里,就是此宇宙之一存在,你基于此一存在,遵循自然之道,去实现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此一存在之意义,就是你之作为此宇宙之一组成的本份,和先验使命。
那么,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要把自己所为之事,和另外一件事勾连起来,才能感觉到自己做此事之意义呢?
为避免过于抽象,举例说明。
例如,你要写一本书,出版后有人看到,你也因此获得一些利益,那写书就有意义了,反之,如果要求你写完就必须把它给烧掉,那你会觉得自己写这书没什么意义。
例如,你要努力工作,因为挣到钱,可以养家糊口,所以,这就使得你的工作这件事具有了意义,反之,如果强迫你做最乏味的工作,还不给你一分钱,那你肯定会怀疑做这事情的意义。
...
这里面的定式就是:我们先做一件事,然后预期做这件事能够导致另外一件事的发生,另外那件事正好是我们希望发生的,这样,我们就能够顺利地此时做的这件事赋予意义。
这个思维定式之所以构成,实质就在于,我们给时间赋予了极其本质的属性:过去了的就是意义不大的,未来出现的甚至比现在存在的,更令我们倾心。
其实,时间,只负责展呈可能性。这是时间在此宇宙的唯一涵义。
我们赋予时间的其他含义和职责,都是虚幻的病态思维。
存在,或者说,实在,小学生都知道是指向我们所属于的全体,但,最荒谬的事情是,我们人类怎么有资格来讨论存在呢?我们的讨论,只是大脑里面的一些小动作,然后嘴巴或指头在动,然后言语和文字,消失在空气或垃圾堆里面,这么一串事件,怎么可能有关系于我们所属的全体呢?
立个话头在这里,有缘者可参之。无参会之人,就不要妄言存在了。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