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中国画为什么不在意透视?
由 yijun 在 Sun Mar 02, 2008 10:46 pm
今天在仔细看一幅南唐时的佚名景物画时,突然知道了,为什么中国画不在意透视?
那 幅画以一个巨大的水力磨坊作为主体,磨坊建设在一条河边,河边就是城门,往来商贾繁忙,河上有不少运粮船,酒肆、亭楼、...一派很热闹的样子。因为画面 表现那个水力磨坊的结构非常清晰,几乎可以画出整个水力磨坊的机械结构图出来,所以我特意观察了画里建筑等物体的透视关系问题。显然,不是很准确。但,如 果要做到非常准确,几乎可以断定,这幅画就没法表现现在这个样子所能够表现出来的那种感觉!

为什么中国的音乐比较少?

最近听了不少音乐,我对音乐的态度是完全开放的,只要能够打动自己,就算好音乐。
一个有点可悲的感觉,相比西方积累下来的那么多的音乐,得到继承,得到演奏,得到录制发表,能够找到的中国的音乐,就太可怜了点,一张碟又一张碟,总是那么点曲目,好不容易看到点新鲜的曲目,一听之下,不是伪作,就是恶俗之作,从音乐本身的恶俗,到演奏本身的恶俗,到整个唱片产品定位与包装的恶俗,大量的曲目都是现代人恶俗的伪造,只是假冒古曲而已。

哎,中国真的需要产生自己的音乐创作者。

偶尔也想,去掌握某种简单的传统乐器。

《礼记.乐记》注释(1)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一个显然的物理化的描述出来的流程:感于物->心动->形于声->声相应而变而成音->遵照音而让其他发音物体包括声带和乐器都动起来,而产生最终的乐。
物,指一切可构成你的对象的东西,因此并非仅指物体。
心,指作为主体的自我。
动,相对静。
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声音。

何谓气象?

气象,首先是一个把控.
此刻,你对自己身形,意气,精神,同时也对你手边,脚边,身边任意事物的把控,经由灵动的意象与凝练的神气,而把控住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实在,无漏的实在.

艺术,如果换到一个她的增上的真实力量的角度来看的话,此时是很基本的东西,或者说,在一个气象里面,艺术升华为增上的真实力量.
换一个说法,所谓灵动的意象与凝练的神气,就是艺术实现于人的本体.一切美好与力量,百纳其中.

世俗之所谓艺术,则仅只是一个初级的生理的于茫昧中开始学习的东西.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