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一直没能解决好少数民族问题,是因为当代中国缺乏正确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相反,还不自觉地受到资本主义各种反动理论的侵蚀,从而处处被动。
我这里所谓反动,是指逆历史之方向的反向运动。
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应该是如何的呢?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应该是符合历史发展之必然性的。
那么,民族,这个人类社会的重要角色,其历史发展之必然性,是如何的呢?
民族之历史发展,就是两个要点:
一,文化多样性,籍由不同文化相互间更多的交流和补充,而进一步发展;
之所以一直没能解决好少数民族问题,是因为当代中国缺乏正确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相反,还不自觉地受到资本主义各种反动理论的侵蚀,从而处处被动。
我这里所谓反动,是指逆历史之方向的反向运动。
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应该是如何的呢?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应该是符合历史发展之必然性的。
那么,民族,这个人类社会的重要角色,其历史发展之必然性,是如何的呢?
民族之历史发展,就是两个要点:
一,文化多样性,籍由不同文化相互间更多的交流和补充,而进一步发展;
这个林思云的文章,我认为倾向性太强,完全不是有历史学素养的人。
不仅是缺乏历史学素养,而且误导性非常强。
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历史,在形成自己的观念之前,还是得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第二第三手材料,看看而已,不至于决定自己的观点。
林的这个文章,用大量的肯定性的缺乏论证的结论,来贯穿他的一个倾向:上海抗战是蒋介石挑起的,南京战役是日本下级军官抗命导致的,日本兵搜捕与屠杀战俘是不得已的,屠杀平民是因为高龄士兵不好管理导致的,中国人关于30万的数量是不准确的。。。
以下笔记主要是在阅读唐德刚的相关著作时而写的,记录可堪感慨者。唐氏据有大量晚清民国史料,也是顾维钧回忆录的主要撰稿人,故其史料堪称富有,唯独好发愤青议论。
------------------------------------------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都督通电建立民国,一致以美国政体为蓝本。显见其时西方政治知识的普及已经达到一定火候。马克思主义则是随后一些年才猝然燃烧起来的。
孙文非常敏感,在美国打工的时候听说了武昌起义,就立刻意识到机遇来了,迅速且执意回国赴宁,在袁世凯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尚未到位、黄兴黎元洪相争之际,成为最恰当的民国第一任总统。
可以说,甲午战争,是中国对现代国家概念适应不良过程中的一次典型的重感冒。
这个事件里面中国的对手,日本,抢先一步适应了现代国家概念,或者说,日本原始的浪人掠夺习性,暗合于现代国家的性格,使得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诠释,抢先一步融合进了现代国家秩序,然后回过头来,以其狰狞面目朝向那个犯了致命的幼稚病的李鸿章,胜败早已是注定的了!
1,在军官们都顾忌日本人的豺狼之心,希望在驰援朝鲜国王的同时力防日人的时候,李鸿章判断日本人不至于过于大胆;
2,在日本人已经开始咬人了的时候,李鸿章还寄希望于国际牵制;
...
一直到18世纪,经过拿破仑的逼迫,日尔曼人才达到一个建立自己的国家的意识临界点.
德国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现代性问题,日尔曼人连续发动了2次世界大战,是一个主动答题的姿态;
可比较的是:
中国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同样的现代性问题,中国人陷入了150年的近代黑暗,是一个被动答题的姿态.
现代国家,真是一个血腥的概念.
德国历史里面富于教益的问题:
1,日尔曼人从18世纪开始主动构筑为一个现代国家,是因为现代国家形式,具有与现代生产力条件最适应的扩张力量和组织结构;
2,正是上面所述的内在原因,驱使世界变成现在的样子:高度生产性。
3,它的未来会是如何?
附
新评论
13 years 6 days ago
13 years 6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