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摩尼在公元216年4月14日出生于巴比伦Kutha运河上游的Mardinu村。
摩尼教的教义形成环境,主要是基督教,特别是Gnosticism(诺斯替教派),其次是袄教。在摩尼本人去世后,随着摩尼教的东传西渐,还窜入了佛教等其他宗教的元素。因此,摩尼教可以认为是一个基于文化杂交的次生宗教的早期例子。
摩尼创教的动机与方法
与其他主要宗教一样,摩尼依靠治病,很多时候甚至干脆以医生的身份,开始最初的传教。
一般认为,摩尼在公元216年4月14日出生于巴比伦Kutha运河上游的Mardinu村。
摩尼教的教义形成环境,主要是基督教,特别是Gnosticism(诺斯替教派),其次是袄教。在摩尼本人去世后,随着摩尼教的东传西渐,还窜入了佛教等其他宗教的元素。因此,摩尼教可以认为是一个基于文化杂交的次生宗教的早期例子。
与其他主要宗教一样,摩尼依靠治病,很多时候甚至干脆以医生的身份,开始最初的传教。
袄教的留存,目前主要是在伊朗极少数地区,和印度巴斯教(Parsism)地区。
波斯阿契美尼(Achaemenian)王朝(约公元前550~前330年)时期,袄教为波斯地区该王朝之国教;
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波斯时期(前330~前141年),开始衰灭;
Parthian王朝时期(前141~公元224年)末叶,重新兴起;
萨珊(Sasanian)王朝时期(224~651年)再次成为国教;
然后,随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受到伊斯兰教的压迫,该教几近灭绝,并直接导致8世纪至11世纪期间,该教残留教徒集体移居印度西部海岸地区,成为今天印度当地的巴斯人。
因此,袄教目前主要以两种形式残留:
道教之演流,自成其独特的历史格局。
道教之道
黄老在战国时期的分流
道教成形于东汉末,有效地利用了民间鬼巫方术一类的原始信仰。其最著者,太平道,五斗米道(鬼道)也。
北魏初,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使得道教第一次得到一个王朝的政治支持。
无论何种自然观,最后都回避不了要问自己:这个世界的起源为何?这种自然观本身的起源为何?
此一任务于道家亦然。
我们都是同盟军,因为虔诚,因为神圣。
一切宗教,都只是一个指向;一切无信仰者,亦不得不拥有此指向。这指向,是人类的命定;这指向,就是关于服从与职责。
宗教,延绵几万年以来,做出了无数的尝试,尝试解决这个俗世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尝试解决我们这个粗糙人体无法解决的问题, 做出种种努力。
下面这些问题,都是任何宗教都不得不去努力回答的问题,或者说,任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言之成理的回答,都可以构筑为一系宗教。
疾病与死亡
克里希那.穆提之流,在整个印度传统的背景上,有点像LI HONG ZHI之流,在整个中国传统的背景上,皆属非正道者。
正像在中国,此类人物于民间层出不穷,在印度亦然,所谓guru遍地皆是。
这就是常态,即使群星中,也有释迦牟尼那样的太阳,令群星失色,但那阳光触及大地,地面也不乏一片光怪陆离之象,更何况阳光不及之所在呢?
这就是大众之所以为大众的涵义所在。
以此,guru们大都是有益的,于各人。
宗教信仰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宗教信仰?差别是:
宗教常常首先是寻找弱者,以便获得信徒皈依,被选择的信徒,大都是遇到心灵问题的人;
而如果一个人是基于智慧的需求,而选择了宗教信仰,这样的人就不能说是弱者,其实,是强者。
这两者的差别太大了。所以佛教强调缘头:你为何皈依?
下面这个研究很有意思,有那么一点,说明了懦弱的人更倾向于寻求宗教的帮助,使得信教的人,更大比例地表现为懦弱。
新评论
13 years 26 weeks ago
13 years 26 weeks ago
14 years 30 weeks ago
14 years 30 weeks ago
15 years 1 week ago
15 years 2 weeks ago
15 years 2 weeks ago
15 years 3 weeks ago
15 years 3 weeks ago
15 years 2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