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
指向一个意识功能图谱,以汉语为例。所以最终将由此字典,呈现一个人类认知演进历史景象:从最原始的观念及其语用,演化为目前的日常语用世界。
写法
按照传统的字典形式,对每一个单字给出分析,以单字系词汇。
宗旨
指向一个意识功能图谱,以汉语为例。所以最终将由此字典,呈现一个人类认知演进历史景象:从最原始的观念及其语用,演化为目前的日常语用世界。
写法
按照传统的字典形式,对每一个单字给出分析,以单字系词汇。
语言是我们完成认知的必要环节。
我们通过语言来完成思维,特别是社会的思维。
抽象,作为人的基本{精神权能},是人类的根本力量之所在。
真正的抽象,不同于一般日常概念里面含混不清的抽象。
真正的抽象,必然导致饥渴,对于具体的饥渴,这甚至可以算是我所定义的抽象的一个良好的判别原则。
何谓对于具体的饥渴?就是真正的抽象,其实是在具体中进行的,是一个扑向大地的凌虚气度,是恒常保持着对于具体事物的饥渴的抽象,这就是抽象与具体之间恒存的张力。
缺乏这种张力,或者这种张力并不清晰的抽象,往往就是我们平常所谓抽象的特点,因此,就不是我所谓的抽象,不是可以作为人类智识甚至精神进步之基础认知行为的抽象。
人类认知的成就,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知识},思想,精神。
思想有别于知识,乃在于思想是进行中的,是可完成的,是可发生冲突的,是知识之前的人类认知形态。思想,唯有在实现中稳定下来,才成为知识。
思想有别于精神,乃在于思想所籍由的权能,是无须面向自我实现的,是可以仅仅存在于合理性层面的。
实现了的意识,在最原始的形态,只是一种{感知}的统合,用以提供给个体作为行为的决策。
如果,我们有必要把意识限定在人类所具有的赋有鲜明特性的意识现象上,那么,我们不妨把广泛存在于动物(人类除外)体的朦胧意识,另外称为前意识。
意识的功能,就是把物理性信息转换为对信息的理解,也可以称之为理解性信息。然后,进一步,是把信息的理解表征为符号,声音符号、体态符号、以至于手写符号。
因此,这里有一个阶段性的演进过程。
在与人的交流中,在对各个文明的观察中,都会发现,一个人,或者一个文明,如何提问,是非常深刻地反映其认知状态的。
亚里士多德问过,扔出一个石头,它的运动是怎么回事。他的答案是:石头的运动分为自然运动与非自然运动两部分,自然的运动就是向下掉,非自然的运动就是向前飞。
同时期在中国某个设计制作机弩的工匠,我相信也涉及到同一个领域,如何使得弓箭射出初速度更大,如何使得弓箭飞行轨迹更稳定,如何使得弓箭射程更远。他只有足够多地考虑了这些问题,才能整理出一个机弩使用教程,便于机弩手的集体训练。
新评论
12 years 41 weeks ago
12 years 41 weeks ago
13 years 45 weeks ago
13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36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