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实验者有个结论,黑猩猩能够:
1.为1小时后执行的任务准备工具;
2.搜集工具与使用那些工具之间的间隔可以达到14小时;
3.面临一个工作而需要选择工具时,并不需要非得看到那些工具,而是可以想到。
类似的实验,可以在幼儿来做。
从这些智能的角度,缺乏独立生活经验的幼儿,是不如成年黑猩猩的。
所以动物智能,只能是一个发育的概念,就好像任何生物的概念,都有必要看作是进化的概念一样,智能有一个个体关联外部环境的行为发育的过程。但显然,这个过程对于智能发育是有上限的,面对类似生存压力的黑猩猩,和我们人类,智能发育从哪里开始分叉?
把人类纳入进化的框架构成我们的自我认识的一个基础。
但这个进化的具象会是怎样的呢?
焦点当然在大脑。
按照现有在分子水平对于进化的理解,基因突变是一个基本标记。
ref:
[Are Human Brains Still Evolving? Brain Genes Show Signs of Selection|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09/5741/1662]
[Microcephalin, a Gene Regulating Brain Size, Continues to Evolve Adaptively in Humans|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09/5741/1717]
[A Human-Specific Gene in Microglia|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09/5741/1693]
[Ongoing Adaptive Evolution of ASPM, a Brain Size Determinant in Homo sapiens|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sci;309/5741/1720]
不少攸关我们自身本质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询问黑猩猩,地球上最接近人类的动物。
一个比较模糊的时间点是,大约在5,6,7百万年之前,从一种灵长类动物当中分化出一个新物种,而大概在20万年前这一支物种达到了完全现代人类的状态。
前人类时期的进化历史,目前可能的遗留证据,只有化石与假设中的基因组内含信息。
化石对于我们而言,除了年代的鉴定,目前可以从中榨取的只是形态学信息。
相对而言,头骨化石不约而同地被认为是具有最为关键的信息的部位。
头骨化石的复原是基于这么几个前提:
*客观存在一个从完整头骨被破坏为碎片的过程
*尽管是已经不存在的物种,但比较解剖学的规律应该是仍然有效的
*形态复原之后,由形态而至功能的推断,也是或多或少基于有效的统计
2001年在乍得沙漠发现的距今7百万年的类人头骨化石Toumai的复原
单因素的模式总是首先拿出来试用的,因此在果蝇那里抓到一个所谓master sexual gene,就诱惑人在该基因与性取向行为之间建立一个直接的因果链,然后还会情不自禁地把这种似乎很理想的基因决定论模式延伸到其它行为之上。
但从基因到行为,到底中间存在多大的间距,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使相关的具体知识还是空白或者还很薄弱。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