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读者大概都知道这个著名的问题,“我是谁?”
难倒了西毒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我就是一个吸引中心,把一堆元素吸引到一起,一番循环,然后又散开。”
“劳驾,有点创意好不好?那是一个最原始的细菌都会的活。”
“我是一个大自然的资源掠夺者,哪里有生存机会,哪里就有我。”
“劳驾,有点创意好不好?任何一个植物或动物都能占据自己的生态位,从而有它灿烂的生命。”
...
“我是谁”,这个问题直接源自“我从哪里来”。
金庸的读者大概都知道这个著名的问题,“我是谁?”
难倒了西毒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我就是一个吸引中心,把一堆元素吸引到一起,一番循环,然后又散开。”
“劳驾,有点创意好不好?那是一个最原始的细菌都会的活。”
“我是一个大自然的资源掠夺者,哪里有生存机会,哪里就有我。”
“劳驾,有点创意好不好?任何一个植物或动物都能占据自己的生态位,从而有它灿烂的生命。”
...
“我是谁”,这个问题直接源自“我从哪里来”。
之所以曰“新”,一则有别于“心学”之常见内涵,二则取革故鼎新之义;
之所以曰“心学”,一则以示所承续之传统,二则以“心”之一字足以统御全局。
故而题曰:新心学。
一个与自己有些距离的人,常常可以用一句话做出描述;而一个与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却很难找到一句话来描述。傅山于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傅山的人生,遭遇了三大惨剧。
第一件,是他26岁时,妻子张静君不幸染病去世。这样一个“苦于情重”之人,从此终生不复娶,并立志习医,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医生。
第二件,是他37岁时,明朝结束,异族入主中原。
第三件,是他78岁时,正当壮年的独子傅眉突然离世。普通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就已是人生难以承受之重,更何况傅山傅眉这一对是如此独特的父子呢?
“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言语下拘挛。”
把周孔换为羲皇,似乎是仍然不脱崇古,但把言语换为心地,才是陈抟所要强调的。因此,他所提醒我们的,是要踏实到易之本源心地上,而非拘挛于种种诠释。
陈显微,见迹于南宋宁宗嘉定至理宗淳佑年间(1223~1245),被署名的著作有:
《周易参同契解》,《道藏》太玄部,第20册,p271~297;
《文始经言外旨》,《道藏》洞神部-玉诀类,第14册,p690~733;
《立圣篇》,《显微卮言》,《抱一子书》,已佚。
陈显微的世界观,非常清晰地表达于《文始经言外旨》的序言中,该书是他给《关尹子》做的一个诠释,其篇章结构为: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鑑,六匕,七釜,八筹,九药。他如此解释《关尹子》的这个结构:
很多人没有读书的习惯,也有很多习惯读书的人对于读书并没有清醒的把握。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
很简单,是为了要熟悉我们周围的人与事物。
这似乎是一个很平庸的事情,其实不然,你之所以觉得平庸,正是因为你的理解过于狭隘。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6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6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