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最初是一类现象的集合。
这一类现象的每一个,基本上都是可以被指陈的,即使是在远古时期。但这些现象能够被归为一类,并指出可以统一为“引力”的现象,则是很晚近才发生的事情。
例1,“东西总是往下掉。”
对这个现象,依次有两个深浅不同的进入人这个范畴的层次:
1,在行为自身的层面;
2,进一步作为认知对象的层面。
引力,最初是一类现象的集合。
这一类现象的每一个,基本上都是可以被指陈的,即使是在远古时期。但这些现象能够被归为一类,并指出可以统一为“引力”的现象,则是很晚近才发生的事情。
例1,“东西总是往下掉。”
对这个现象,依次有两个深浅不同的进入人这个范畴的层次:
1,在行为自身的层面;
2,进一步作为认知对象的层面。
有两种看法:
1.引力作为时空的曲率,度规张量:
[tex]$g_{\mu\nu}(t,\vec{x})=g_{\nu\mu}$[/tex]
2.无质量自旋2粒子
[tex]$h_{\mu\nu}=h_{\nu\mu}->$[/tex]
[tex]$g_{\mu\nu}=\eta_{\mu\nu}+h_{\mu\nu}+\sigma(h^2)$[/tex]
引力是牛顿赖以建立经典世界运动图景的主要范例,其依据就是太阳系行星系统的运动数据;或者反过来说,他的经典世界运动图景,通过引力而面临验证。
如果不先验确定惯性质量等于引力质量,那么那个经典图景是无力确认何谓基本相互作用的,完全是其后的物理学发展,导致我们今天认为引力属于一种所谓基本的相互作用。
但引力是否足够成为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一直是问题。
牛顿式的即时相互作用图景下,行星运动乃至宇航飞行问题,都获得一定程度之解决。但,该解决方案下提示出来之引力,以及作为物性的相应之引力质量,都有不敷使用之处。
宇宙常数
暗物质
黑洞最初是作为经典引力理论自洽的必要而给出的一个解.
但作为纯粹经典引力理论的黑洞,是不令人满意的:
1.如何理解其事件地平线附近发生的事件?以及其事件地平线以内的宏观微观性质?
2.当引力物质积聚半径小于Schwarzschild半径之后,经典引力论下的无穷大密度奇点解与黑洞构成有限密度如何理解?
在宇宙空间,碟子状结构是最常见的力学结构,大约1半的恒星都位于碟子状螺旋星系当中,而象太阳系这样有行星的碟子状恒星结构,也越来越有迹象表明是普遍存在的.另外碟子的构型也出现在很多其他地方,如白矮星和黑洞,因此碟子一定引力的常见力学结果.
用红外眼睛朝银河系中心望去:
CREDIT: IPAC/CALTECH/2MASS/NASA
如果有可能在远处俯视银河这个大盘子:
CREDIT: CHRIS BUTLER
宇宙可见结构的演化,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计算机模拟.
新评论
12 years 51 weeks ago
12 years 51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3 weeks ago
14 years 27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47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