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管有没有其他语言的翻译,这个概念及其内涵,应该是非常独特的。
同时,不管是大众还是历代的修行者,对于气的理解,也存在大量的错误和偏差,要整理清楚这个概念,实在是一番巨大的工作。
我想从心志与气的关系这个角度入手,来尝试整理清楚这个范畴,似乎尚未见有人做过,但我认为甚为关键,因此不揣简陋,尝试一下。
在《心志的生灭》一文中,我说明了,何谓心志,心志的性态为何,就是如生命本身一般确凿的自我高等权能,无生无灭,是之有之,隐身而鼓,应声而现。
值此心志之在握,则气应意而显,不得不显也。
何故?
气,不管有没有其他语言的翻译,这个概念及其内涵,应该是非常独特的。
同时,不管是大众还是历代的修行者,对于气的理解,也存在大量的错误和偏差,要整理清楚这个概念,实在是一番巨大的工作。
我想从心志与气的关系这个角度入手,来尝试整理清楚这个范畴,似乎尚未见有人做过,但我认为甚为关键,因此不揣简陋,尝试一下。
在《心志的生灭》一文中,我说明了,何谓心志,心志的性态为何,就是如生命本身一般确凿的自我高等权能,无生无灭,是之有之,隐身而鼓,应声而现。
值此心志之在握,则气应意而显,不得不显也。
何故?
人,是各级生态圈中的一员,而且是作为要素的一员。这一事实受到人类智识有史以来,反复的确认,包括最现代的研究。
那么,作为地球北半球东亚地区生态圈最显著的特征:四季变化,是如何关联到该地区人体生理状态的呢?本篇就是概述此一问题。
人之為物,焉非天真?然天行常健,其视常人又何异于猪狗?故天真者,天地之主体也,若人欲居之,離棄一切习性,而后或始入。
然則上古必皆天真耶?非也,以上古意識粗樸而測度其易而已。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狥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狥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这一段对于黄帝的叙述,承袭自《大戴礼.五帝德第六十二》孔子之言。
庄子是如此生动,以至于你总是可以想象他就在你的眼前,穿着灰袍...
所以我要做的是,整理,然后随时跟他搭讪
最初是采用静态页面,在这里 ,现在尽量利用这个book引擎来做。
陰符
此陰符一篇,揭盡本諦,暢快淋漓。特條疏如次。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行者,人之行也,亦天之行也。人行與乎天行之間,一者起滅無常,一者堅強常健,又何干焉?非也。天道之行,于人為觀而可執,正是陰符曝盡玄祕処。道,可觀,亦常識耳;然則天行,何處可執?因賊而可執也。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
賊者,謂宇宙萬物天人之相賊也,乃宇宙一体之玄祕使者:區隔者因賊而得交通;迢遙者因賊而得默契。唯賊行于人心,乃可謂執天之行!
天性,人也;人性,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新评论
12 years 43 weeks ago
12 years 43 weeks ago
13 years 47 weeks ago
13 years 47 weeks ago
14 years 18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19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3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