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Motif提到音乐,心里一动,想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反正是周末,处于舒缓着回忆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过程中。那就聊。
我的音乐启蒙很晚很晚。我这个时代的人,年少时代所能够接触到的音乐都是贫乏的。唯一可记的,是读过《约翰.克里斯多夫》,在里面罗曼.罗兰对于音乐情感的描述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使得我一下子就认可,那才是音乐能够给人的感觉。
后来有一段时间,曾经有极澎湃的热情写诗,尤其是五言,深切体会到,要有好的诗句出来,必须是静守无言之境,然后是由那个被憋住的感受,生发出韵律,对,就是单纯的韵律,然后,才根据韵律选择合适的意象与文字。反正,我就是这么认为这么干的。
后来,接触到了当时刚出现的打口磁带和打口CD,就是从海外走私的音像制品,被海关没收后,被锯刀在磁带盒和CD上锯一个口子以使其报废。但是总有人把那些报废的东西弄出来销售,因为磁带盒坏了,可以把里面的磁带用透明胶带接上,还可以进一步换一个别的盒子,就是完全好用的磁带了,CD呢,只要锯口不至于令盘面断裂,就总还是留下一部分可以听到,在那个几倍速CD-ROM的时代,播放严重不平衡的CD,还不至于太损害机器...
就这样,我们,那整个年代的人,才开始有机会接触西方音乐。
一开始,我是什么都听点,从来没什么耐心看那些企鹅指南之类的玩意,所以一直也没有特意喜欢上什么,直到有一天,在海淀镇那个热闹的斜街上,如今那里已经是中关村的大厦丛林,遇到一盒两碟装Gould演奏的Goldberg Variations,立刻说,这就是音乐!
是的,这才是音乐,自在的,静极的,直接就是心灵表述的音乐。
然后就是搜集gould的所有作品。
不久,又偶遇了Michelangeli,在那个月白的夜晚,关掉了灯,听到Michelangeli在银色的天光里洒落肖邦的颗粒,纯粹至极。
...
后来,网络发达了,找到一款软件soulseek,是早期的p2p音乐下载软件,现在都还有相应的服务器在运行,其用户都是在硬盘里面存放着无数整张音乐CD的人。。。所以,就有了机会下载很多G的音乐,...不过,干净若Gould和Michelangeli的人并不多,大都难以令我生类似感佩了。
新评论
13 years 16 weeks ago
13 years 16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20 weeks ago
14 years 43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4 years 44 weeks ago
15 years 1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