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被用来指一个转变,而且是,发生在瞬间的转变。
为什么是发生在瞬间?
因为,所谓悟,就是能够稳居于一个刀锋刃口,这个刃口,就是现在。要稳居于此刃口,需要积累极为深厚的技巧和理解,否则,对于试图攀援者,总是会跌落到刃口的两边,过去与未来。而一旦稳居于其上,那就是于瞬间得以实现。

但是,这种瞬间的转变,并非你所想象、所期望-基于对常态的自己充满厌倦因而期望-的,绝然不同内外环境的突变,而仅仅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推移和挪动:缓慢而深在地,改良这个现在,它的所有内容,都在这种改良中获得质变。

菩萨

菩萨,存在吗?
当然存在。

那么菩萨是一个什么模样?
没什么模样,并且,也绝对不是你在寺庙或者图画里面所看到的那种模样。菩萨不是人,也不是拟人,或超人,根本就是,没什么模样。

那么菩萨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你要肯定这个世界存在最高等的力量,决定了事物最深在的发展,那么,你就只好把那种力量,约定为菩萨,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叫什么,无所谓;像什么,就不必了,重要的是,承认那样一种力量的存在。而这,正是我们人类得以继续在此苍凉宇宙奋斗的根本信心之所在。

菩萨,与我们每个人,同在。

佛家所谓“空”,一定程度上约略等于道家所谓“无”,当然,一定程度之后,就有差异了。

空,是佛家对于世界的基本看法,但,正是在这个基本看法上,绝大多数人总是逡巡难入,得不到正确的理解,或者说,体悟。在这个意义上,佛家所谓的修行,何尝不是一个试图正确领悟“空”之涵义的进程呢?

这样一个局势,根本上决定了,如果试图用一篇文字,即可令读者了知“空”的涵义,是徒劳的。但是,文字,总是有用的舟筏,如果使用得当。

练内丹与参话头

本文的“练内丹”,并非指某种特定的道家修炼方法,而是用来泛指道家的一般修炼方法,纯属便于在文辞上,与“参话头”做对应。

参话头,可以直接说,就是禅宗的核心修行方法,至少,在表象上如此。
那么,练内丹,如果用来泛指道家的一般修行方法,尽管稍微勉强一些,但是,也不妨如此约定。因为,实际上,道家历史上,并非所有流派都喜欢用“内丹”这个术语系统的。

参话头和练内丹,两者都是指向同一个最终的目的:把自己可感可知可控的一切,挂接到一个内部的最高存在物上面去。
这是一个非常工程化的说法,而传统的说法是,悟道。

参话头与做哲学

禅宗禅宗,说起来给人的印象,既不是拜佛,也不是念经,更不是剃度守苦戒,而是一个“参”字:参禅参禅,不就是参话头么。

参话头,可以说是中国人对从印度引进的佛教所做的革命性再造。为什么可以把参话头提升到这么高的一个位置?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大凡宗教,都是深刻依赖仪式的,无他,仪式,是人类社会心理的必需品。但禅宗,却完全无视之。

也讲坛经.5

“念”,可以理解为人的某一项高级生理机能的行为表现,该项机能作为进化的结果,自有其必要性。但是,这个必要性,本身不能保证任意的“念”行为,在一高等精神价值观的评判下,都是“正”的。也即,存在一个判别准则,使得人类可能的“念”行为,可以分划为两类:一类为“正念”,一类为“妄念”。
于“念”中而不“念”,这里的前一个“念”,就是指“正念”;后一个“念”,就是指“妄念”。

问题是,何谓正,何谓妄,何谓这其中的高等精神价值观。

这一伟大的分野,建立的精神进化的概念之上。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