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

路,即臻至道之路。
至道者,一而言之,曰;三而言之,曰:

  • 是什么?斧琢事物的真相
  • 怎么办?制造理解的工具
  • 何处去?精神之实现

斧琢事物的真相,或可借名曰物理,指向一切事物对象之理;真相,指向对事物之描述的有效性。
理解的工具,有名为数学者,更有以“抽象”权能得推进者,唯制造是务。
何处去?百万年中一路走来,自有更高等之实现。


物理

唯物与唯心,并非深刻的相对范畴;对于人而言,最重要的事件是,我们是整个宇宙中,首次形成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物体。


数学


精神之实现

精神表现为两种角色: 一是作为一种生命的现象,生命构成精神的呈现环境,怂恿我们从生命当中寻找精神的阐释。 一是精神本身的相对独立,诱惑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来寻找精神的可能本质。

精神史
把历史置于精神发育的框架,以有益于我们寻获方向。

如果我们把人类一般所可能有的动机都摆列出来: 欲望、求生、荣誉、功利、占有、好胜、好奇... 那么,所有这些动机,都不构成我们之所以决定进步的动机。
进步,是觉醒了的人类,所认定的自我本质所需求的工作。因此,其动机,是默然的本体,你的本质所在。
人群最重要的属性,也是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最重要的关键,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与人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修行的可能路线图,是非常复杂多端的,多到从我们每一个人的脚底位置开始,都可以找到有效的修行进步之路线,尽管没有两个人的位置是一样的! 所以,要画出详尽的修行路径图,完全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对人群做分类,对于每一个类别,做出粗略的路线估计。历来的圣者都是如此做的,只是有精粗之不等。对于这件事,其中,佛陀是做得最精细的,或者说,佛教的历代高僧是做得最精细的。 不过有个问题,佛陀也好,佛教的历代高僧也好,俱往矣。面对今天的人类智识局面,应该努力稍微更新一下可能的修行路线图。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