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常用语,道德规范,这暗示一种社会心理观念,就是道德,是一种规范性的东西,延伸这个观念,就是,道德是人为的约束,其具体的内容,可以随着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观念,是目前社会的主流,而且,在宽容自由的旗帜下,成为目前社会当然的主流。为了便于讨论,不妨称其为道德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道德是相对于其价值观的,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选择其道德体系。
有个常用语,道德规范,这暗示一种社会心理观念,就是道德,是一种规范性的东西,延伸这个观念,就是,道德是人为的约束,其具体的内容,可以随着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观念,是目前社会的主流,而且,在宽容自由的旗帜下,成为目前社会当然的主流。为了便于讨论,不妨称其为道德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道德是相对于其价值观的,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选择其道德体系。
玻尔兹曼是连接麦克斯韦尔与爱因斯坦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思想家,但是,在1906年9月5日,他在一间旅馆房间,用一截窗帘绳索,结束了自己62岁的生命。
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和掌声,25岁就已经成为奥地利格拉兹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后来声誉愈隆,被奥地利举国公认为该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并终身受到科学界最高的待遇。
他的婚姻也非常幸福,32岁结婚后,与妻子一共育有2男3女。
Margaret Mead,1901~1978,美国人类学家,以23岁时在南太平洋岛屿萨摩亚所从事的为期几个月的人类学田野研究,并随后出版调查报告《Coming of Age in Samoa》而成名。(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她是以一个特定的目的来到萨摩亚的,就是考察一个与自身文化完全不同的原始部落环境下,青少年,特别是年轻女孩的青春期历程:她们是如何经历这个阶段,从少年进入成年世界的?
Motif 写:比如他的下面几首诗,都很不错,特别是前三首。
日记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 yijun's blog
- Login to post comments
- Read more
- 1893 reads
昨天逛书店,看到一本海子全集,西川编的,顺手翻开,看到最后西川跋文里面,长文专门讲了海子自杀的原因。因为西川是海子长期的好友,也是写诗的,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以心理病理学的兴趣,看了下。
西川大概列了大概6项原因,我按照自己所评定的重要性,也列一下:
1,他的性格和交际。
性格内向而偏执,缺乏人际交往。大学毕业后,在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教书,昌平那地,就是农村,可惜没有大海,只有大山,他显然没有"面朝大山"的兴致,尽管昌平的大山,五月山花烂漫得很。
克里希那.穆提之流,在整个印度传统的背景上,有点像LI HONG ZHI之流,在整个中国传统的背景上,皆属非正道者。
正像在中国,此类人物于民间层出不穷,在印度亦然,所谓guru遍地皆是。
这就是常态,即使群星中,也有释迦牟尼那样的太阳,令群星失色,但那阳光触及大地,地面也不乏一片光怪陆离之象,更何况阳光不及之所在呢?
这就是大众之所以为大众的涵义所在。
以此,guru们大都是有益的,于各人。
新评论
13 years 6 days ago
13 years 6 day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4 weeks ago
14 years 28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29 weeks ago
14 years 48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