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道德?.1

有个常用语,道德规范,这暗示一种社会心理观念,就是道德,是一种规范性的东西,延伸这个观念,就是,道德是人为的约束,其具体的内容,可以随着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观念,是目前社会的主流,而且,在宽容自由的旗帜下,成为目前社会当然的主流。为了便于讨论,不妨称其为道德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道德是相对于其价值观的,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选择其道德体系。

【例1】


大学生被包做二奶的现象。


作为二奶,其道德价值观是受到目前社会一定程度的包容和理解的:


1,不能完全说没感情,很多做二奶的女生,从"大叔"那里得到类似父爱的温暖之类;


2,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个人发展能够有更好的起点,何乐而不为?


3,我又不破坏他人家庭;


4,如果"大叔"要离开我,那就说明我们的感情不再了,那我又何必勉强。


5,总之,你情我愿,没有伤害他人,也没有损害社会,为什么不可以呢?

历史上,对于道德,还有一个传统,就是认为道德是精神内在的律则,是先验的,是绝对的。不管个体的价值观如何,都按照一致而清晰的道德标准,可以有清晰的判决,而不能以宽容的名义无作为。不妨称其为道德绝对主义。


康德有过一段很有名的话,认为道德是人类精神的铁律。确实,为了论证此一结论,古往今来,无数的思想者用他们的经典来从事此一工作。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因为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兴起,严重地冲击了道德在社会生活当中的绝对性。


所以,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道德的实质时,也不得不解释何以形成今天这个局面。

其实这个问题,老子已经提供了几近完美的答案。我现在所能做的,也无非是继续阐发这个答案,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思维。


道德,原本是一个复合名词,道和德,其实是两样东西,而现在所谓的道德,约略等于古代中文所谓的"德"。


老子一书,常被称为"道德经",是因为全文可以被分做上下两篇,一篇是道经,一篇是德经。


这种分法,特别是现在一般把道经置前,德经置后,固然已非老子自己编定时的原貌,因为世传本的八十一章,里面是存在常见的乱简现象的。但是,后世的这一番整理与包装,多少还是在试图恢复老子的本意。

那么,我们不妨去体会此中的意味。


道,是天地之道,是这个宇宙的铁律。德,则是道运行的结果。道,固然有移易,相应的德,亦必然为可变,但是,德必须遵循道,则就是不可移易的铁律。


所以,对于今天所谓的道德,要寻求其本质,就不得不追溯其起源,追溯至道的层面,才能看清德的起源。

成于东汉的《太平经.卷41》在解释作为动词的"洞"这个字时,"洞者,其道德善恶洞洽阴阳,表里六方,莫不响应也。"


可知,无论是道家还是后来的道教,都视现代意义下的"道"与"德"为关联密切的一对范畴,如果说这种态度,在中国的传统中是如此自然,那么放到西方传统中,则非同寻常,尤其是到了现代,道德越来越被视为人为规范,与天地自然之道,又有何瓜葛呢?不相干嘛!

在中国古典的"道+德"的范畴里,其实还包括了现代意义的"美"的范畴。换一个最通俗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中国古典思想里,真善美,是内在一体的,这也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


同样,这样一个观念,在西方的语境当中,也是显得非常突兀和不正常的。真,是客观知识;善,是价值观;美,是艺术情绪。这三种,天差地别,怎么可能内在一体呢?不仅仅观念上难以接受,实践历史上,也是处处难以协调。


因此,德行,在动物社会学的角度,更多地被看作利益选择,特别是,在资本主义根深蒂固的"人本恶"观念下,道德被看作是博弈平衡结果,使得人们总有理由试图突破常识道德界限,同时,再用"宽容的美德",作为加持。


因此,美与艺术,几乎成为最无忌的独行者。以艺术的名义,你几乎可以无视一切道德、一切事实,而认定你的艺术,超乎这一切。这种观念,不仅仅是自命艺术家者如斯,即便是自命艺术爱好者的普通人那里,也是绝佳的装饰。

【例】


李淼一边在网上跟粉丝们大谈诗歌艺术,一边以强者之姿,玩弄一个弱势性玩偶于股掌之间。

对比一下,一边是普遍社会现实状况,一边是我们祖先的世界观,反差之大,恍如隔世。一百年的革命,完全重构这个社会了。

这样一种境态,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