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犹如没有进化观念,生命的一切细节都会丧失意义;没有精神观念,历史的一切细节也自动丧失意义。
这不是说精神是历史的目的,犹如进化不是生命的目的一样,“目的”的概念在此被误用了。
进化是生命所展呈的现象,类似的,精神是历史所展呈的现象。
但,精神绝非单纯的现象,她同时也是历史的唯一的意义承载物。
因此,我们看到了:
- 人群的数量在迅速增大;
- 个体所享有的自由也在增长;
- 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类的可能性空间在急剧增大。
这就是历史里面每一个蚁民生存的意义之所在。
精神史是人类历史的核心景观,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的核心引擎。我采用下面的图示来阐明此一主题。

这个地球全部人群的历史演进,就是图中大球沿着时间方向的滚动。
这个大球的核心,是我们的本体,就是每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大脑以及被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驱动的人类个体),但这个神经系统实际上只是一刃之一面,作为一个两分对应物的一方面,是物理的神经系统,另一方面,是我们人类的精神权能。这两者,一者是我们的物理层面,一者是我们的功能层面,相应相生。
这个核心的行为呈现,在第一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 普通心理,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甚至是全部内容;
- 思想,则是当人把自己的生态域从日常生活扩张开之后,其意识的表现形式;
- 宗教信仰,则是如果把生态域构建在生存的整体对象上,人的意识表现就进入了所谓宗教信仰的范畴;
- 科学理论,指对世界的科学描述,而所谓科学描述,有异于日常描述,在于其遵循了特定的有效性规范。
这四个方面构成个体范畴的第一个外显行为层。
所谓外显行为,就是我们能够直接予以指称的意识行为。此之所谓外显,是相对于神经系统与精神权能之内核而言,内核的对象无法在我们的意识当中直接予以指称。
该外显行为层,是基于精神内核而发生出来的第一层。
每一个个体,都是以此第一层面向他者,面向群体,面向社会。以此,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该层面,籍由交流互动,而集合为该群体的文化层,使得该群体呈现一定的文化面貌。
各种群体融合成社会,各群体的文化层,亦籍由交互作用,而集合为社会层。
社会层在更大的构架上,涌现出政治经济的骨架,这个骨架驱动和支撑了该政治经济区域的社会行为。这就是该社会的政治经济层。
以政治经济层为包裹,以个体精神内核为核心的人群,构成这个历史的唯一角色和唯一事件。
精神发育的神经基础
可能与不可能,神经系统都必须给出方案。人类在这个宇宙当中的成就,在物理的层面,就体现在这个从神经系统的构建开始的精神进程上。
人类所继承的动物神经系统
自然的研究逻辑是,先剔出我们与其他动物共同的部分,这是我们的起点。
抽象与语言
一个可能的机制,如果我们无法接受代间行为模式突变的话,就是我们的行为模式试图突破生态位的制约,而推动这种突破的原因是人类的生存压力大为减小。
可以说,是自由导致了内在的抽象机制和外部的语言能力的发生。
日常心理
日常心理,或者说日常意识,一方面构成我们的稳定,另一方面扮演着阻碍者的角色。
抽象的演化意义
抽象作为人类的新兴认知能力,直接导致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
作为历史策略的文化
文化中的人,是籍由文化的具体实现,来展布其精神体境界。因此
作为精神生态的社会历史
人群,不仅仅是因社会而获得生存,更重要的是因社会而获得精神所必须的生态环境。
政治是历史的组织行为
宗教的形式
普通思想及其哲学的形式
科学所成就的
可能的境界
新评论
13 years 17 weeks ago
13 years 17 weeks ago
14 years 21 weeks ago
14 years 21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5 weeks ago
14 years 46 weeks ago
14 years 46 weeks ago
15 years 12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