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基督教

所谓基督教,可以方便地分为三个部分:
一,根本的信仰,即所有基督教徒都必须认同的,构成基督教之立教基本原则的信仰。例如三位一体与道成肉身;
二,不同教派所坚持的特别教条,可能不被非本教派的基督徒所接受;
三,个人化的不被普遍接受的诠释。
因此,基督教的立教基础,是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解释。这,就构成了对整个世界进行全新阐释的出发点。

中国道统

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境界,必须有一个鲜明的阐述。1

这一阐述,用古人的言语,也用我的言语。因为,纯用古人的言语,无从贴近现代;纯用我的言语,无从展现源流。因此,我将摹绘一幅历史的长流,你我,皆在此长流中涌动,向前。

先秦诸子

  1. 1. 在这里,我用“中国道统”来指称此一思想之核心,而不仅限于指儒家之正脉。

德日进

德日进(1881~1955)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一位因在天主教内传播进化论被教廷放逐到中国的法国神父,德日进是其给自己取的中文名。

我知道德日进,是在念考古学的时候,因为他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开创者之一,是北京猿人的最早研究者之一。很快,我就发现,他其实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思想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只不过,通常的学术史没有给予他恰如其分的评价,而已。

伊斯兰教

业已成立的宗教,必然是满足了一定人群之社会心理与历史发展之需求的。

信仰的需求

所谓信仰的本质,就是心理的确定性,而且是对于一切事物的心理确定性。把这种确定性,建立在人格化的对象上,是早期宗教的一致选择。因为人类最早的行为对象,就是人自己,因此,最早的对象物,都是人格化的。

这种心理确定性的范围,是随着历史而发展的。

虚伪

虚伪,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范畴,也是精神史极端重要的命题。

一般所理解的虚伪,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技术,用于顺应对象的需求,而达到自身的目的;
但,更为深刻的虚伪,则是基本无意识的,基本非技术的,甚至常常是义正严词的。这种类型的虚伪,更为常见,也因此而成为精神史之重要命题。

这种虚伪,可以体现在个体,也可以体现在群体。在历史上,有不少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欧洲中世纪攫取了世俗权力的神权阶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某种社会无意识,普世价值旗帜下的现代说教者,等等。

不过,更为重要的虚伪事件,发生在宗教与思想的历史中。

何谓诗?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每一个真正的诗人,都想过,甚至终生都要想。

陆游就是这样一个诗人。

在陆游30多快40岁的时候,喜欢文学的宋孝宗即位,某天,闲谈中这位新皇帝问周必大,当今诗人,谁可比李白?周必大一点不犹豫地回答,“惟有陆游。”

周必大这么推崇陆游,倒不是因为他与陆游私交好,而是当时大家所公认的。早在18岁时,陆游得遇恩师曾几,而曾几呢,是当时江西诗派唯一健在的诗人。曾几对于陆游多年的影响,使得他有了第一次诗学开悟:

忆在茶山听说诗
亲从夜半得玄机
常忧老死无人付
不料穷荒见此奇
律令合时方贴妥
功夫深处却平夷
人间可恨知多少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