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或道理的发生

1岁4个月的小侄女见到我总是要“飞”,就是叫我把她往上抛...
今天中午给她飞了几下,再把笑呵呵的她放下来,突然,她接下来的反应令我吃惊:
她“哇”地咧嘴就哭,转身就往地上趴下作抢地状...

我心下一惊,这不就是道德的原始发生吗?

当然,她哭了几下,无效,又起身往我身上沾,还要飞!

道德的婴幼阶段,就是道理。
小侄女能够听懂某些常见的意思,也善于叽里呱啦音节鲜明甚至有韵律地说她私人的语言,但于我们的语言,还不能清晰地说一个词汇。

也就是说,还没有基本的跟她讲道理的条件。
但是,她这种行为上的涵义表达,正好表达了原始的人性反应。

回头看对于成人世界而言,何谓道德?
任何道德显现的场合,都必然含有一个要素:个人利益或者个人需求。
道德的评定,总是以对于个人利益或个人需求之超越程度为尺度的。

对于婴幼儿而言,其需求是绝对第一性的,是完全不需要附加一个理解过程的。
但是,当其需求之满足受到干扰时,其反应也是第一性的吗,也是不需要附加理解过程的吗?

未必。

婴儿出生的第一需求是食物。这个范畴的需求受到干扰,一般意味着会导致其生理不适反应,例如饥渴,因之而生的啼哭,更多的应该理解为纯粹生理反应,而不是情感反应。

情感的起源或发生,应该是欣快,愉快,快乐。
对婴幼儿的逗乐,与其说是一种交流,毋宁说是一种唤醒,对于其情感机能的唤醒。

表面看来,人类一律地采取完全同质的笑和哭作为对立表情,是挺令人迷惑的:同样是脸部肌肉的紧张,同样需要发声,也同样有可能导致流泪,何以被用来表达绝然不同的涵义?而且是所有人天生的选择。

是不是因为出于模仿呢?
婴儿出生的第一个表情,绝大部分应该都是哭,那么第一次笑呢?是出于对其视觉对象的模仿?笑和哭那么相像,怎么没有略为出错地用哭来模仿笑呢?

扯远了。
回到原题。她运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没被满足,在时间上是靠后,并且是由经验而逐渐加强的。即肯定是意识到,自己的哭,能够导致问题的解决。

随着行为能力的增强,她不再只是拥有哭作为唯一的行为语言了,那么她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时,就可以采取除了哭之外的其他行为。

且慢,何谓不满?

不满具有主动性,即带有预期的行为。
因为没有吃饱睡足而哭,是生理不适的直接反应;但愉悦需求,作为一个心理预期,没有获得实现,然后采取哭的行为,则是进一步的心理预期:这个行为会是有效果的。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