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评价

诗的评价,一直是问题;反过来说,不是问题,才怪呢。
这个问题之大,以至于诗话体裁的著作,在中国构成蔚为大观的一系,典型如文心雕龙、诗品,几乎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她个人的诗品,所以,我也有资格说我的诗品:)
先说我觉得最好的:神品,气象合一。
再说我觉得最差的:纸品,意象灿烈。
后面再举例。
忍不住,我要说,被很多人追捧的海子,在我的诗品里面,就是属于最差的。
我没专门看过海子的诗,只是记得曾在李淼的博客里面看到他常常引用吟诵。
累得慌。

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诗以言志”是根本之定义,诗反映的是作者的作为一个人的境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意象,不管多么灿烂瑰丽,都得要归结到这个人身上,以人的标准,来得到诗的标准。
在这个意义上,自杀者,都是残疾。

所以,我试图委婉地表达我的一个看法,诗的绝对标准,是存在的,只不过只有认可它的人认可。
在这点上,孔子是我的知音,因此他老人家把整理诗经当作大事来抓,有深意在焉。

在西方的某一思想里,自杀,被视为很高傲的一种个人权力,而在中国的传统里,只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一个政治方面的义涵,在这同一个事件上不同的取向,很有意思!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否被所谓比较文学关注过,中西的文学观,于此截然不同。
关键可能在于,境界这个词所代表的中国义涵,难以找到稳定的西方对应义涵。在汉语里面,境界不等于道德,不等于学问,不等于一系列常见的东西,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不知境界为何物。
实际上,境界这个概念,本身就蕴含了一个针对人的整体的衡量标准。所以,中国的古人喜欢品诗,更喜欢品人,居然采用类似的标准,大概就是源自这个感受和认识。
更早一些,庄子、黄帝内经一类的先秦典籍里面,圣人,至人,神人,贤人,逸人,...喜欢把人分成好多等级,而分类的标准,就是单纯的境界,区分非常之分明。

中国没有史诗很特别。
史诗的起源,应该是通过吟唱来口耳相传历史,组织押韵便于记忆长诗。几乎各个民族都采用了这个方式,特别是发展滞后的民族,都通过吟唱史诗来记录自己的过去,大概是因为缺乏书写。
按照典籍的记载,中国地区的政治成熟到一定时期,就开始了历史的书写记录,而不是依赖口耳之传,因为这个而导致史诗的阙如?还是因为其他的事故?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