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就是一个思想空缺一代的典型-《南京南京》点评

陆川,就是一个思想空缺一代的典型,至于艺术,他连门都没进。
这就是俺特地看完《南京!南京!》之后的结论。
当然,这还不是俺出场后的第一感叹,俺出场后的第一感叹是,他陆川花掉8千万,楞是连一点现场感都没给俺弄出来,亏死了!
是的,这个目前正在到处得意洋洋阐发自己电影的理念的陆川,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劲拔啊拔啊,拔到整个人类的道德巅峰尖尖儿上,...陆导,俺好心地劝一句,您是趴在一个肯德基冰激凌的尖尖儿上。

先说艺术,再说思想。

俺看电影,从来都是傻傻地坐着,被动地接受一切,等待感动,所以俺常常看得泪流满面,为啥?因为,俺认为,看电影,就不要预先带有任何观念,以最大的开放,去感受影音情景带给俺的某样活的东西。如此这般,南京南京138分钟俺看下来,楞是莫名其妙地进不了戏,从所未有之事啊!因为俺多年没进过影院,看盘看下载的,再不好的片子,随时关了就行,南京是特地花钱进影院看的,中途走开,亏得慌吧?俺本身没对南京有何期望,最主要的理由,是试图感受一下那个时代,那个历史,那个事件,毕竟,人家花了8千万,布景服装等等肯定是精益求精的了。但,楞就是没带给俺半点现场感。

为啥?虚假,单薄。
艺术,当然少不了虚构,但是虚构是有原则,就是得构出一个活物来。生动的人物,是感动人的基础。
生动的人物,之所以生动,首先是真实合理,合理的判别准则一般都是常识范围的。
电影塑造人物,依靠的是电影的语言,那就是细节,画面的细节,对话的细节,表情的细节。
南京的几个主要人物,个个虚假。这种虚假,就是体现在诸多细节之中,总是让你没法凭一个角色的诸多细节,凑出一个生动真实的人物出来。

先说第一主角角川,那个从影片的开头一直贯穿到落幕的日本兵小队长。
为了设计这个角川的合理性,这个陆川费了不少心机。首先,设定他是教会学校毕业的,因此,他每逢需要自我介绍的时候,都必有一句,我是教会学校毕业的,全片如此自我介绍了不下三回吧?陆川希望以此奠定下角川仁慈的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角川基本上就是以一个圣徒的形象贯穿全片:
他总是英俊而木然稍带惊恐地看着眼前的屠杀;
他第一次嫖日本慰安妇百合子,不会戴保险套,然后告诉百合子自己叫角川,然后儿子般偎依在百合子裸露的胸怀中,暗下决定,百合子就是我妻子了;
他随队进入安全区搜捕中国军人,闯进姜老师的房间,看到桌面一串珠子,拿起来,交给姜老师,然后又跟姜老师自我介绍,我是教会学校的,是否可以把那串珠子送给我。靠,看得俺直吐,啥意思?为了彰显角川不同于那些看见啥就抢的日军?不硬抢而是打个招呼的索取,显得更有教会教育的修养?
在姜老师因多次冒领丈夫而被发现,面临被抓去做慰安妇的情况下,应姜老师的要求,角川擅自拔枪射杀了姜老师,此举肯定冒犯了现场上司,是否因此受罚,没交代了;
角川在那场著名的击鼓庆典上,那个表情,到底表达啥心情,看不出来,感受不到。事后想来,唯一的线索,就是陆川自己交代,拍摄期间,日本演员都得按照自己对场景的理解来演,否则,拒演。有点明白了,该演员从头到尾的表情气质,很现代,活脱就是一个现代日本青年,对于80年前南京事件的茫然不解;
他多次去找百合子,只是送她礼物,再行周礼;最后一次,是看到她的全身裸露尸体,被从慰安所的房间里面抬出来,给扔尸体拖车上,给拖走。
最后,不知他怎么做到的,带一个朋友兵,押着那个小豆子战士,和胖子战士,押到城外,把他们放了,然后跟那个朋友战士说,活着不如死了好。然后,就坐在野花烂漫的路边,用手枪对准太阳穴,自杀而亡。
就是这样一个生凑出来的圣徒,一连串的细节,根本无法累计出足够的说服力,令俺认为他的最后一枪,是自然的。角川,纯粹是死于陆川的臆想。

是的,是有不少日本兵自杀,但是,我所知道的史料里面,都是战后,是在和平之后,无法摆脱杀人带来的基本人性困扰,而自杀。我从未听说,有人在战时,就因反省战争而自杀。即使有,我先不彻底否认没有,但陆川花8千万,就为了给这样一个稀有的日本兵立圣徒传?这是思想问题,后面再谈。这里只谈艺术问题。
艺术上,角川这个角色,除了死得不自然,他经历战争的一系列细节,完全没有推动性结构。按照构想,他应该是在经受战争过程中,有一个演化过程的,否则,不好安排他的结局。完全没有,只是一个平面的排列。这种平面化结构,体现在情节上,体现在演员的表情上,体现在诸多有关他的其他细节之中。
这样一个平面化的圣徒形象,即使如此处子般的圣洁,能够感动人吗?

第二主角,俺有点不知道该说谁了,因为第一主角实在太突出了,其他人,就更加平面化地单薄和零碎了。
第二就算唐先生吧,拉贝的秘书。
这个角色一开始就是个顾家的男人,太顾家,又有地位和优越感,以至于有点漠视受苦大众,因为顾家还得费大心,余心就少了。
后来,因拉贝要走,而生恐惧,私下告诉日军,安全区躲藏了不少中国伤残军人,期望以此获得离开南京的通行证。
但,他没想到因此引狼入室,导致日军进占安全区,直至当着他的面,摔死他女儿,后来小姨妹子又被拉去做慰安妇发疯而被击毙。
如此的情节积累之后,他本来可以带着妻子随拉贝离开南京了,临时因为日军只许拉贝带走一个助手,他突然决定,把生的机会留给另一个助手,似乎是一个中国军队人物,而叫妻子单独离开。
这样一个一直畏缩甚至汉奸的人物,最后冒出一点火花,却冒得一点都不自然。
为什么不自然?因为缺乏足够的内心思想演变的铺陈交代,在看到自己女儿被摔死之后,哪怕是跟妻子的几句话也好啊,唐先生是怎么做这个180度大转弯的呢?除了恐惧悲伤之外,仇恨和超然,是怎么生出来的呢?哪怕是几个表情也好啊。缺的,就是这类转折,不管是用对白还是用表情,都没有表达出这类转折。如此,这个角色给予人的印象,就是一系列的平直线段,给杂凑在一起:刚才还是一个畏缩着走在大街的人,一换场景,就是一个智慧而超然的赴死者。
影片的第二角色,就是这样一个碎裂不成形的中国人。

其他角色,不好排序了,想到哪个说哪个吧。
小豆子,算是比较重要了,一个小战士,开始是跟刘烨一起巷战抵抗,后来被抓,后来逃入安全区,最后被角川放走。
国军当年抓壮丁,抓过不少十几岁的,南京的抵抗战士里面,确实有些十几岁的娃娃兵,很勇。但是陆川挑的这个演员,年龄过小,看面相是十岁以下了,而且健康状态太好,典型的21世纪胖娃娃,再就是那么残酷的战场,他居然脸蛋一直光洁得很,不可思议。
做导演的基本功力,就是现场拍时,看监视器。监视器里面看到有什么不合适,当时就得叫停。看到镜头里面这么个脸蛋光鲜娃娃,有超过年龄的老成行为,举个例:巷战时,刘烨手部持枪特写,没子弹了,这时后面递过来一颗子弹,是小豆子的手,从刘烨背靠的断墙后面伸过来的手,然后,镜头后伸,小豆子从墙后面左面规规矩矩地绕过来,坐到刘烨旁边,开始把身上的弹夹子弹都卸下来。这个走位极度不自然。因为这时是战斗间隙。刘烨没子弹了,自然的反应应该是说一声,小豆子在墙后,应该也是先回一声,先递一颗,再绕过来给刘烨卸自己的子弹,完全没有意义。
这个片子极大的毛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非常机械不自然,大都是生凑。这就导致其缺乏感染力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究其因,就是导演的问题。缺乏感觉,对生活,对人与人之间,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如何互动才是自然的,缺乏基本的感觉。这对于一个导演,就是致命的。所以从这部片子,基本就可以判陆川的死刑,永远就是三流角色了。
这类的致命细节还很多,例如,日军杀俘虏的广场上,刘烨和小豆子坐一起,两人笑着以额头互碰,蛮现代化的行为设计。
最邪恶的设计,就是影片的最后,小豆子和胖子被角川释放,当两人听到角川自杀的枪声后,发现自己是被释放了,开始笑,一种特别不对头的笑法。
刚从生死天逃出来,而且是以一种自己完全料想不到的方式被释放,而且是意识到了是角川用自杀来释放他们,他们那么笑法,太不对路,甚至一点邪恶。更邪恶的是陆川,给他们笑的镜头足有几分钟之久,用慢镜头,用他所能够想到的各种画面方式,来表达这种欢乐。
莫名其妙!

刘烨扮演的抵抗国军战士。
刘烨挺冤,以为自己只要一直扮酷,就好。所以他在全片开头30分钟里面,一直就是一个表情,一直到死。到别人从死人堆里把他给掰起来,死不瞑目,还是那副表情,够难为他的了。
什么表情,就是低头翻白眼,仇恨状。
累不累?战斗就是战斗,就是为了杀敌为了生存也为了尊严而毅然赴死。职业军人不是就一个表情的。这个问题,小部分责任在刘烨,大部分责任在陆川。导演本身不能进入战场情态,也就根本缺乏现场鉴别力。
更糟糕的是,人物单薄。
好的导演,哪怕只是战壕里面的几分钟,也可以拍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战士出来,陆川用8千万拍给你看的,整个片子里面最伟大的抵抗战士,就是简简单单的这么一个表情。花在刘烨身上的细节表现,相比伟大的日军仁慈战士角川,显得太少太少了。这只是单从数量比,因为刻画角川的细节,质量也很差。

陆川最引以为傲的几个女性角色。
陆川似乎是属于根据个人喜好来挑女演员的导演类型,而他喜欢的女性类型,似乎颇为单一,就是那谁谁那种类型,这就导致他挑选的女角,长得都很类似,基本一个类型。结果就是,那几个角色在形象上区别度不大。那个妓女,唐先生太太,太太妹妹,姜老师。。。几个演员演得都很平淡而勉强。陆川最得意的那个主动举手的妓女,没觉得和出身富家的唐太太有形象性格差异。作为拉贝助手的姜老师,同样没有生动。
问题都是同一个,缺乏细节,合理的细节描写,陆川设计的几个细节,都弱,不足以令人生动起来。

人物赶紧点评完了,看构架。
整个片子的构架,很尴尬。
如果陆川真想如其所言,希望拍出纪录片的感觉,希望还原历史,那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猫了。纪录片需要良好的历史观念来组织材料,这要求思想观念的深度。陆没有。然而他的画面和刻画,都是外表的,都是平面的,这是纪录片不可避免的,因为纪录片常常不得不使用新闻拍摄的角度。但陆又想刻画人物,结局就是,人物没活起来,画面记录也令观众疏离,两边都搭不上了。
好吧,就当是人物片吧。
这个人物片,一不小心,让一个圣徒日本兵做了绝对主角。同时加上一众中国人,作为配角,甚至很多都是没有名字的配角。由于138分钟分给角川的时间太多,导致分给一众中国人每个人的时间都没法多,都零碎起来。
这样一个构架,和德国人理所当然地以拉贝为主角拍《拉贝日记》有何差别?人家非常切题地用拉贝日记做片名,陆川就不该用南京做片名,最好的片名,应该是《角川之死》。
也就是说,结构上,这应该就是一部日本导演拍给日本人看的电影。
当然,这片子里面的日本传主,是陆川和角川扮演者共同的创作,是陆川的臆想,加上一个现代日本青年的现代意识表演创作的混合物。
这样一个混合物,日本人是否能够接受,还得另说。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总结一下。如果陆川本人有幸看到本文,请自觉联系本人缴纳辅导费 :)
1,细节,细节,电影永远是细节为核心。细节不等于特写,而是人物的情态、行为、场景、...那一丝的颤抖,才能支撑起2小时左右的影像流。那么细节如何设计呢?好的导演能够设计,好的演员也可以参与设计,这些都是艺术的核心所在。
2,合理,自然。细节要合理自然,细节的推进演化,以及对演员表演的把控和诱导,同样要合理自然。至于合理自然如何判断?那就得具有洞察力和敏感性。历史的洞察力,人性的洞察力,复杂局面的洞察力。这些都需要靠学习和领悟,来得到增长。敏感性,则需要在镜头后面,或者监视器前面,多浸入,多澄净下来。静则明,明则醒,醒则行,才有现场的决断。现场没拍好,后期怎么弄,都没法补救了。
3,电影语言的使用要把握度,要有度的感觉。年轻导演,特别是看好莱坞大片成长起来的导演,免不了喜欢滥用画面语言,呼啦呼啦的,道具很精细,光线很丰富,色彩够讲究,层次也挺多,构图更牛逼,唯独就是,没力量,没有令观众移情的力量。这就是因为,滥用,必令人胃口失调。这个度,也只能是艺术感受深入后才能把握住的。
4,剧情设计,建议陆川这类资质的导演,尽量找现成的好剧本来拍,不要勉强自己或一帮人去凑,张大导演还算聪明,失败了几次,就回头,现在是,只拍名著,改名片。

最后谈思想,陆川,以及以陆川为代表的整整一代人,都可由此暴露极其严重的思想问题。

Syndicate content Syndicate content